話音剛落,衙門內裡就傳來了叛軍的喊殺聲。一幫吏員都是手無縛雞之輩,陡遭此變故那裡還能沉得住氣,一個個驚駭欲絕,有幾個已經換了衣服籌辦逃了。
王允端喝斥那幫無膽的鼠輩,一拉一樣嚇得要魂飛的宋慶:“走後門!”
去漕運衙門探聽的人返來講,路部院已遣人往揚州和鳳陽等地求援,救兵最快三五日就能到。
也是叫叛軍圍城嚇得冇了主張的宋慶趕到王允端這裡,見王允端並不惶恐,遂才稍稍心定。
等一行人跑得都快喘不過氣來時,總算是能瞧見不遠處的漕運衙門了,但彷彿漕運衙門已叫賊人占了!
宋慶也是不住擁戴,說這叛軍本日強攻不下,必是失了士氣,猜想領頭的多數會趁夜轉走他處擄掠,不會在淮安城下硬碰。
成果,再次去探聽動靜的吏員半道就鎮靜返來報訊,說是城破了。
當年從京師南下到差時,王允端曾在南陽遇過一次賊軍圍城,那次城外賊軍安營十數裡,陣容非常浩大,因此也算是見過大場麵,以是同部屬吏員傳聞叛軍圍城個個嚇得六神無主比擬,王允端要平靜很多。
四下裡,好似全部淮安城都大亂了起來。
理刑衙門權力雖大,大小屬員卻不過十多人,常日有辦涉漕案提押過審都要巡撫衙門派員幫手,自不會有甚麼兵丁保護。
王允端尚還能平靜,但吏員說賊人蜂湧進城,到處都是賊人喊殺聲,底子不知到了那邊。
“去漕運衙門!”
幾次探聽的成果都還算好,叛軍陣容雖大,多次攻城卻不果,平白折損數百人。
清江提舉司便是賣力清江閘督造運船的。主事三年一任,本年是宋慶最後一任,他卻不想回京,啟事自是不需多說。
他們在內裡能聞聲衙門裡到處都是賊人的大喊小叫聲。
王允端一起都不吱一聲,隻顧帶著世人往漕運衙門逃。他現在最擔憂的是路部院已被標營保著逃出了漕運衙門,那樣他們就真的無路可走了。
能夠說是一對難兄難弟。
要不是王允端見機得快,他們這支十餘人的小步隊就要傻不愣雞的和潰兵合一塊了。
北邊不就有很多官員降了李闖他們嗎!
“之白兄,這可如何是好噢!”宋慶駭得麵無人色。
“之白兄悲天憫人,隻現在賊人勢大,部院那邊必是先保淮安,再作計算了。”
二來就算被賊人圍困,隻要路部院願降,他們這幫小官一樣也能活命。
現任漕運理刑主事的王允端是崇禎八年的進士,自叛軍攻城以來便在衙門躲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