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光義大喜。29日,封陳洪進為武寧節度使、同平章事。又封他大兒子陳文顯為通州團練使,仍歸去管泉州。小兒子陳文顗為滁州刺史,去辦理漳州。
國度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語始工。短短2年時候,李煜就把“詞”這類官方小調式的東西敏捷推到了一前所未有的高度。再不是吟風弄月式的無病嗟歎、不是五陵公子般的尋花問柳。不管先人如何貶低他是亡國之君,卻都不得不承認——“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這是物質餬口對李煜的折磨,精力天下,李煜一樣受著折磨。初到開封時,趙匡胤常常約他喝酒用飯,還在飯桌上會商文學題目。這讓他分外難受。議論文學?清楚是拿他高興嘛!但10個月後,他就明白了趙匡胤對他有多寬大。因大賤人趙光義俄然當了天子。
承平興國3年(978)4月25日,平海節度使陳洪進服從幕僚劉昌言之計,千裡迢迢主動投降。帶著全部家眷和漳、泉2州14縣151987戶百姓的戶籍冊到開封城向趙光義要間養老的屋子。史稱“陳洪進獻土”
錢俶苦笑著搖了點頭。到頭這一身,難逃那一日啊,也罷!5月1日,錢俶上表將吳越13州1軍、共86縣550608戶百姓戶籍十足饋送彆人。2天後換回一頂淮海國王帽子,給兒子錢惟濬、錢惟治、孫子錢承祐彆離找了淮南節度使、鎮國節度使、泰寧節度使3個名譽職銜。而主動主動給錢俶做思惟事情的崔仁冀也被賞了個淮南節度副使的官。史稱“錢俶獻土”
隴西郡公李煜,他在開封已“活”了2年多。《宋史》裡明白寫著“右千牛衛大將軍李煜自言其貧,詔賜錢三百萬”很多人都對李煜側目。搞甚麼?覺得還在你的金陵皇宮裡那般華侈?何況當年仁慈的曹彬曾答應你隨便照顧財寶到開封過財主日子,莫非一二年間就全敗光了?
錢,對人買賣味著甚麼,李煜終究曉得了。
歌聲飄出了門,飄出了圍牆,飄進了大宋皇宮。如許的歌聲在大賤民氣裡隻要一個解釋——李煜要乘東風、順春水、回金陵造反!
敏捷清算貨幣,標準金融市場。唐朝天佑年間之前,每百錢的含義就是1百個銅錢,且足斤足兩,童叟無欺。但天佑今後,兵亂不竭,每百錢就隻要85個銅錢。後唐天成年間又減到80個,後漢乾佑年間減至77個。進入宋朝,趙匡胤規定每百錢上升到80-85個銅錢之間。但這都是官方數字。拋開銅錢的質量不說。在數量上《宋史》也公開承認‘諸州私用,猶各順俗’最誇大的竟有隻用48個銅錢當百錢用的。9月9日,趙光義規定以77個銅錢為百錢,且每千錢的重量必須達到4斤半以上。今後在銅錢的數量和質量上都規定了一硬性標杆,使大宋鑄出的銅錢敏捷成為東亞地區最堅硬的硬通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