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教員端著身份表揚了桓同窗一句,叫他坐回位上,含笑向堂下世人講道:“我依書中寫錄雷電之狀總結出電的特性,對比常日所見所得,發明這電不必是天上所賜,人間亦可得之。”
兩條銅線將貼未貼上時,一道敞亮的電火花便在空中爆開,啪地一聲,震起合座驚呼。
桓王妃這些日子常讀報紙, 偶爾也聽聽侍女們講學,看課堂黑板上的公式還比周王熟些。見周王似有難堪之色,便替他找藉口:“這些都是舊知識了, 不看也罷。宋先生為殿下講學, 必然比為外頭學子講更用心,我們不必猜想,隻等著聽便了。”
宋時撤了紅布後卻不即講學,而是滿麵嚴峻地看著桓淩,小聲提示:“你可手穩一些,掀綢子時彆把它帶倒了。也彆碰到瓶壁,萬一還燙呢?”
可雷霆是天威所降,本就不會施惠於人……
他是有些懶惰讀書, 竟連小女門生每天看的東西都不懂了。
但是宋時卻從盤中拿起玻璃棒,淡定地說:“我久思不得,故從古書中讀了很多雷電擊壞樹木、擊殺人畜的故事。此中故事真假雖難辯,卻能從中得出幾條雷電的特性:雷電常常循雨而下,旋亮旋熄,伴以隆隆雷聲。電光如弧,擊中地上造物時便會化成電火,燒殺統統。”
世人皆說雷電乃天罰,上天以之刑人。或有說那些被雷劈的禽獸也是宿世為惡,此生轉世作了畜牲也難贖其罪的……但是被雷劈的木頭、宮殿莫非也有罪惡?
先把正負電極的觀點提高下去,今後很多東西就能從這裡發散講授了。
宋時將線連著湊上幾次,叫堂下的朱紫、師生們看得清清楚楚,也輕鬆了口氣,說道:“這火花便是人間可用之電,能如水普通在金鐵之物中活動,而又不犯杜仲膠,能以其膠收束電性。若將這帶電的銅絲通入水中,連水也能被電化成氣。”
宋時指尖在瓶身上輕點了一下,收回來後彷彿覺著溫度還好,又摸了一下,抬眼看向桓淩,微微一笑,朝他點了點頭。
“臣聞:雷霆雨露,俱是天恩。”
她忍不住偷眼去看周王,卻見周王鬆馳地閉目端坐;再看身邊的王氏,也是神采平和,隻看著宋祭酒部下那幾件東西,全不在乎他與她兄長之間眼風亂飛之情。再悄悄打量身邊女官,卻見她們個個重新到腳繃得緊緊的,雙眼隻盯在宋時臉上,彷彿稍有動靜就能驚得跳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