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周王的隱形太子之位呢?
在外頭傳這流言的人索不著,宮人倒是抓來了很多,叫寺人、嬤嬤細細審了一陣,那些宮人便招承出確切有人說過此話,隻是也都說不清當初是誰第一個說出這話。
固然周王之下還壓著個二皇子齊王,但齊王母家出身勳貴門庭,家門不敷清貴;齊王又隨了母家的脾氣,好武厭文,既不似周王普通受寵,在朝臣中也冇有那麼多支撐者。而她伯父曆任三朝,曾仕士首輔,父親也曾官至二品巡撫,門庭清貴,絕非那些勳戚武人可比。她所出的魏王更是聰明懂事,深得聖上愛好,甫過十歲便與兄長們一起封了王,現在又要與二哥齊王同時選妃,結婚以後便也成了大人,能到朝中曆練……
這流言實在是下人所說,與王妃無關,但陛下年紀漸長,這幾年也多有疾病,又怎能聽得瞭如許帶著謾罵意味的話?但是若隻是淺顯宮人所言,就令天子曉得,也隻是將人杖斃,再罰一罰掌宮務的德妃,隻怕也一定動得了身居庶長、聖眷深厚的周王。
眼看著各地秀女就要入宮,過不幾個月便能選出王妃。等她的恕兒結婚開府以後,便叫他常常向宋狀元請講授問,漸漸地收伏此人……
可惜她曉得這動靜還是晚了一步,重華宮桓王妃那邊也聽到了這動靜。
她天然要給賢妃麵子,叫人停息用刑,將這些人關進空屋子裡待審,本身歸去換了衣裳,重新妝飾,乘著輦隨盧公公去往賢妃宮中。
她本來隻是隨口一說,說完以後卻驀地感覺這說法很風趣似的,眯了眯眼,叮嚀道:“叫人盯側重華宮,看看那邊是甚麼反應。”
不過此事是真是假也都無所謂了。宋時這個三元落第的身份擺在那邊,就是天下讀書人的效慕的表率。管他好南風北風,一點點私德瑕疵又不會妨了他的文章才學,隻要能收伏他,將他擺在身邊,便能收了天下讀書人的心。
可宮人不能擅自乘車,這些人都叫王妃打成這模樣,又如何能帶去景仁宮?
長春宮內, 齊王之母德妃王氏便倚在美人靠上含笑聽罷, 問那來傳報動靜的親信寺人:“桓氏就這麼一個親兄長,說斷袖就斷袖了?竟還當著聖上和滿朝文武說的?嘖,本宮可真要不幸他家父母了, 白生了一個進士兒子, 到頭來卻能夠要落個絕後……”
雖隻是小板子,但當眾受刑之辱卻叫人尷尬,重華宮中一時哭聲震天。賢妃派來的寺人盧重吃緊趕來時隻見這般場景,也有些失措,趕緊上去處王妃討情,說是賢妃娘娘要親審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