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吳太妃,想必就是昨日蕭太後企圖構陷的另一方了。
蕭太後向她笑了笑,便對司徒皇後端起了茶盞,笑道:“我瞧著你也怪累的,快回宮歇著去罷。”說著便又看向了陳瀅,麵上含笑:“哀家坐了這半晌,有些乏了,三丫頭陪哀家去外頭逛逛。”
太後孃娘這是在變相地逐客,司徒皇後天然不好再坐,隻得含笑起家道:“謝母後垂愛,兒臣正覺著累呢。”
提及來,吳太妃也是跟從先帝多年的寵妃了,當年亦曾豔冠後宮,風頭直逼蕭太後。隻是她在子嗣上頭卻有些不好,雖也有過幾次身孕,卻始終未曾得個一男半女,是以到得韶華漸長時,先帝待她便也平平了。
大片的裙幅鋪散在她周身,泥金襯著碧草,金釵映著綠水,這一屈身間的風情,直若春花初綻,美得叫人挪不開眼。
便在陳瀅如此作想之時,忽聽遠處傳來“咿呀”一聲門響,旋即便有足音輕悄,間次響起,聽來恰是宮人們行路時的聲音。
蕭太後考慮得如此殷勤,陳瀅自是感激不儘,因而便也謝了賞。
一起上,蕭太後始終一言不發,陳瀅因而便也沉默。一老一少兩個身影,安步於扶疏的花木間,襯著四周柳風搖翠、荷露滴珠,這溫馨便也顯得怡然起來。
“姐姐今兒也來了,真是巧得很。”甫一見蕭太後,那美人兒立時遠遠笑道,語聲滴嚦如珠落玉盤,竟是說不出地好聽,說著話她已是快步上前,發上珠釵隨行動閒逛,“颯颯”輕響,仿若帶著某種韻律。
石板路上綠影整齊,路的兩側植著一列水杉並一列桐樹,那各處綠蔭便是梧桐投下的,行走其間時,公然風涼了很多。
何謂美人折腰,陳瀅這回算是真正見地到了,一時候不由有些神馳。
蕭太後的麵色垂垂舒緩,司徒皇後亦是一臉欣然。
陳瀅款步而行,時而安閒四顧,賞識周遭景色,至於蕭太後在側與否,並不能影響她的表情。
言語往還之間,那美婦已然行至蕭太後身前,腳步一頓,再一提,上前半步,輕攜裙襬,屈身一禮。
陳瀅心下瞭然,嘴角不自發地便往旁擰了擰。
再走了一段路,陳瀅便發覺,蕭太後所行的方向,恰是昨日通往山石子洞的那條小徑。
陳瀅曉得這是皇後孃孃的犒賞,卻之不恭,便大風雅方地接了。
蕭太後立在原處未動,語聲倒是隨後響起,暖和親熱,再不見方纔的那一絲挖苦:“聽聞mm身子不適,哀家委實擔憂了好幾日,今見mm健步如飛、麵色紅潤,哀家這心才完整放下了。mm想是大好了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