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如阮二孃所料,徐子駿因阮氏兄弟批示失誤,在戰中左目失明,徐子期將這筆賬,全都算到了阮馮諸派身上。及至這一年年底十一月時,兵器及棉衣相對已經供應得非常充沛,而汴京當中,則下起了雪來。
她的難處,大多來源於國公府和她這個皇後位置,流珠天然明白,便笑了笑,道:“好。既然隻是在兒這裡寄賣,那兒也不會收錢,到時候有多少人買,賺很多少銀錢,兒都交予皇後姐姐,姐姐再給官家。到時候,官家必會瞭然姐姐的良苦用心。”
而流珠心中卻分外警悟。她清楚得很,如果竄改倒黴局麵的人果然是徐子期,那麼在北麵疆場,必將出了大變故。既然傅辛此時不在阮宜愛麵前細說,那麼這個變故,很有能夠,是對阮馮派係極其倒黴的。
阮宜愛見她點頭,又細聲細氣地愁道:“你也曉得,妾內心頭,官家是排在頭一等頭一名的,冇誰能超越他去,就連妾本身都不可。以是啊,妾總想著,要為他做些甚事。先前將那些繡樣等,當作專利,一錘子買賣,全賣與了二孃你,而這幾日呢,妾新近趕著,絞儘腦汁,又做了些繡樣……隻但願,二孃能夠買下。”
阮宜愛點了點頭,這才輕歎了口氣,道:“邇來官家為了那打了半年的仗,沉悶得不可。妾傳聞了,現下要棉衣有棉衣,要火器有火器,說到底,還是愁的錢的事兒。雖說先前頒下了救國詔令,一時候確切自官方籌得很多銀錢,但是從蒼內行裡要錢,與乞討無異,絕非悠長之計。”
流珠不由笑出聲來,罵道:“你說的這是甚混賬話兒,今後可不能再旁人跟前提起,教人笑話了去。”瑞安受了她的罵,吐了吐舌頭,快意卻如有所思地望了流珠一眼。
卻說那小寺人,並不是奉了傅辛之令來的,而是阮宜愛身邊的小寺人,奉令來請流珠進宮一敘。流珠聽了後,悄悄生疑,很有些心神難寧,跟著這小寺人上了車後,暗自想道:卻不知這阮宜愛特地來找她,所為何事?先前約莫是因馮氏不喜的原因,阮宜愛也不如何主動來召流珠了,眼下這般急倉促地來找她,流珠恐怕是出了甚事。
流珠略略一看,內心考慮,口中則笑著柔聲道:“姐姐貴為皇後,畫出來的,天然極好,必定也有很多人喜好。”
兩個小孩兒吃完了飯,上了馬車以後,快意則悄悄附到瑞安耳側,小聲道:“你傻不傻。按著咱大宋的律法,如果娘再嫁了彆人,而咱倆也不是她親生的,那她就與咱倆再無乾係了。到時候娘給旁的阿郎生了孩子,可算不得是咱倆的弟妹,你這是做的哪門子好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