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泰鬥入朝[第1頁/共4頁]

王歆拈著長鬚,嗬嗬一聲笑:“後生覺得聳人聽聞,就能逢迎官家,是以故作驚人之語,隻為博浮名罷了,官家年青氣盛,輕易被勾引也不奇特,我等是看著官家長大的,他現在這時候恰是興頭之時,我們冒然去勸,隻會讓官家感覺我們朋黨一氣,違逆聖言,倒中了那等勾引官家的奉承奸邪小人的算計,為官家所討厭。”

柳汝嘉一話說完,世人都有些悚但是驚,李臻微露憂色,唯有王歆與許寧,眉峰一毫不動,神采冷凝如冰。

朝堂喧嘩不止,卻在官家一向沉默中都有些猶疑不安起來,而便是王相也一向穩如泰山,巋然不動,彷彿氣定神閒,令人不由想起他恰是許寧的座師——一些不明就裡的文官不由暗自測度,王相莫非也成心如此?但是看著不像,一些人原覺得十拿九穩討伐許寧的現在不免有些首鼠兩端起來。

數句話說完,李臻心中並未輕鬆,攤丁入畝可行,這是他們周到推演過的,但重點還是在背麵的官紳納糧上,柳先生此人一貫周到,毫不成能放過這不說的。

公然柳汝嘉停頓了一會兒又道:“至於官紳一體納糧,臣看過邸報,讀過許大人的奏本,自本朝初,高宗聖訓,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則向來恩逮於百官者,唯恐其不敷,朝當選士,前朝一科僅取三四十人,我朝一科動輒四五百人,又時開恩科,且對宗室極其優寵,宗室男丁七歲便可授官,甚於繈褓當中便領俸祿,惠及宗室旁支異姓、門客都可恩蔭補官,僅元和十三年朝廷取士竟達兩萬人!現在僅都城表裡屬官,便已超越一萬七千人,更不計天下各州縣處所官吏,現在天下州縣之地不廣於前,而官十倍於國初!而官吏們又大家因循,不複奮勵,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隻為保祿位,自古濫官未有如此之多,今官方傳唱‘民少相公多’,我等不成不為之戒之!”

有人早焦炙道:“那可如何是好?莫非竟然那等小人滿口雌黃,上串下跳,勾引聖上?”又有位幕僚摸索著道:“前些日子齊國公遣人送信來……想必是太後也不滿此等小人,相爺可有設法?”

柳汝嘉清聲道:“賦稅向來乾係百姓社稷,增一分則民受一分之累,減一分則民沾一分之澤,陛下聖明,積年來皆寬賦稅,百姓皆獎飾陛下之賢明。但現在國中各地,豪強兼併,恃頑不納田糧,偏累小民,一邑當中,還是有田者十之一二,無田者十之八|九,很多人丁荒年逃荒,便使丁銀有失,財務徭役以丁,稽查過難,若將丈地計賦,丁隨田定,定稅以畝,則地多者多納,地少者少納,無地者不納,則賦稅檢點為易,攤丁入畝,賦役合一,確能消弭前弊,如若能在海內推行,此乃德政也。”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