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體例
20.把密封好的罐子放入籠中。
水發魚翅500克、淨鴨肫6個、水發刺蔘250克、鴿蛋12個、淨肥母雞1隻、水發花冬菇200克、水發豬蹄筋250克、豬肥膘肉95克、大個豬肚1個、羊肘500克、淨火腿腱肉150克
先把18種質料彆離采取煎、炒、烹、炸多種體例,炮製成具有煎、炒、烹、炸特性的各種口味,然後一層一層地碼放在一隻大紹興酒罈子裡,注入適當的上湯和紹興酒,使湯、酒、菜充分融會,再把壇口用荷葉密封起來蓋嚴,放在火上加熱。用火也非常講究,需選用木質實沉又不冒煙的白炭,先在武火上燒沸,後在文火上漸漸煨燉五六個小時,這才大功勝利。
菜品汗青
食譜相剋
5.將水發刺蔘洗淨,每隻切為兩片。水發豬蹄筋洗淨,切成2寸長的段。淨火腿腱肉加淨水150克,上籠屜用旺火蒸30分鐘取出,潷去蒸汁,切成厚約1厘米的片。冬筍放沸水鍋中氽熟撈出,每條直切成四塊,用力悄悄拍扁。鍋置旺火上,熟豬油放鍋中燒至七成熱時,將鴿蛋、冬筍塊下鍋炸約2分鐘撈起。隨後,將魚高魚肚下鍋,炸至手可折斷時,倒進漏勺瀝去油,然後放入淨水中滲入取出,切生長4.5厘米、寬2.5厘米的塊。
傳統做法所需食材
其他說法
佛跳牆原名“福壽全”,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福州官錢局一官員宴請福建佈政使周蓮,他為湊趣周蓮,令內眷親身主廚,用紹興酒罈裝雞、鴨、羊肉、豬肚、鴿蛋及海產品等20多種原、輔料,煨製而成,取名福壽全。周蓮嘗後,讚不斷口。問及菜名,該官員說該菜取“吉利快意、福壽雙全”之意,名“福壽全”。
12.炒勺上火注入上湯。
11.把一半花雕酒舀入罐內。
7.取一個紹興酒罈洗淨,插手淨水500克,放在微火上燒熱,倒淨壇中水,壇底放一個小竹箅,先將煮過的雞、鴨、羊、肘、豬蹄尖、鴨肫、豬肚塊及花冬菇、冬筍塊放入,再把魚翅、火腿片、乾貝、鮑魚片用紗布包生長方形,擺在雞、鴨等料上,然後倒入煮雞、鴨等料的湯汁,用荷葉在壇口上封蓋著,並倒扣壓上一隻小碗。裝好後,將酒罈置於柴炭爐上,用小火煨2小時後啟蓋,速將刺蔘、蹄筋、魚唇、魚高肚放入壇內,馬上封好壇口,再煨一小時取出,上菜時,將壇口菜胡倒在大盆內,紗布包翻開,鴿蛋放在最上麵。同時,跟上蓑衣蘿蔔一碟、火腿拌豆芽一碟、冬菇炒豆苗一碟、油辣芥一碟以及銀絲捲、芝麻燒餅佐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