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曹操出師倒黴,情勢也冇有呈現本色性的竄改。曹操仍然節製著宕渠,擋住了黃忠進步的門路,有底氣議降。議降可真可假,也無妨看作緩兵之計。等曹操穩住軍心,再戰一場,鹿死誰手,還真說不定。從襄陽、漢中運糧保障黃忠可不是輕鬆的事,黃忠若不能儘快攻占宕渠,實現自給,情勢仍然對他倒黴。

孫策笑笑。“要論詩賦,你父皇如何能及楊長史。”說著,將孫勝推到楊修麵前。孫勝再次向楊修施禮,並遞過詩稿。楊修接過,嘩啦嘩啦翻了一下,“噗嗤”一聲輕笑。

孫策不置可否。

沮授拱手說道:“臣覺得,一如前例,由黃忠自行決定,樞密院、智囊處隻供應參考定見,不直接乾與。從目前的情勢來看,諸將之前雖有輕敵,眼下卻多已貫穿,多方彌補。若能再戰數月,想必獲益更多。”

“何故見得?”

“本來是應德璉(應瑒)、劉公乾(劉禎)啊,怪不得前幾天看不到他們,本來都是為明天的流殤詩會閉關。這幾首詩是不錯,隻是砥礪過分,不敷天然,一看就是之前籌辦好的。”

“如果持續進犯,補給的承擔是不是太重了?”

“甚麼事?”

“此時議降,得利的是曹操和益州大族,黃漢升功過參半,周公瑾、太史子義更是半途而廢,所得有限,智囊處豈能落著好?將來諸將班師,必有牴觸。且一旦益州安定,天下承平,除非陛下馬上策動遠征,智囊處賦閒幾近是必定。有三害而無一利,智囊處豈能甘心?”

黃忠的軍報很詳細,特彆是八濛山戰役,不但臚陳了全部過程,還附上了輿圖。

“兒臣方纔看到幾首新詩,覺得很有可采之處,特來獻與父皇,並請父皇評點。”

沮授和楊修都冇急著說話,一個撫須沉吟,一個旁顧四周。孫策也不焦急,站在溪邊,看著緩緩流淌的溪水,一時入迷。

沮授等了半晌,接著又道:“且曹操雖受挫,卻未傷及筋骨,請降之心不堅,有遲延時候,再戰之意,此時議降,縱使陛下寬大,怕是其欲如壑。之前黃漢升迫於情勢,已對巴西大族做了讓步。現在構和,他們必定貪得無厭,得寸進尺。若隻是求官問爵,那便也罷了。如果他們不肯放棄地步,禁止新政推行,那益州豈不成了法外之地。”

“臣也建議持續打。”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