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3章 人心所向[第1頁/共4頁]

孫策伸手指指袁衡。“我曉得了,你想做皇後了。”

至於對幷州的補助,且不說幷州人丁有限,冇有戰事的拖累,自給自足不成題目,就算需求調撥一些賦稅,數額也有限。戰事結束,幷州能夠成為對匈奴、鮮卑作戰的進步基地,幫忙也很大。

前提之一就是對幷州世家問責,特彆是祁縣王家。有袁紹的先例在前,王允的墳能夠不掘,但任務必須究查。作為目前幷州的掌權者,王蓋兄弟也休想逃脫,換一麵旗號,持續做土霸王是不成能的。

回到後營,看著一群半大孩子在遊戲,孫策站了半晌,心生戀慕。

人最誇姣的光陰公然就是這幾年,甚麼也不消操心,有吃有喝有小火伴,白日精力充分,可勁兒玩,早晨睡得香,一夜到天亮。

遵循漢製,官員到了二千石纔算高官,後輩能夠通過質任的體例進入宦途,不消顛末察舉的過程。這主如果針對自家後輩,很難惠及其彆人,除非與其他的二千石官員停止互換好處。太守、刺史固然能夠辟除掾吏,構成故吏,卻因三互法不能在本地為官,辟除的掾吏都是外埠人,不會是本地人。隻要三公纔有權突破這個局麵,辟除本地人才為官,培植本地權勢,堆集人脈。

沮授以為幷州氣力有限,太行山險,雄師難以展開,練兵的結果有,練將的結果有限,耗損卻太大,得不償失。以冀州為例,為了供應這兩路雄師,需求動用十幾萬勞力,嚴峻影響本地出產的規複。再加上供應幽州,幾近冇甚麼節餘可言。如果拿下幷州,戰事結束,就算是將士就在休整,耗損也會小很多。

談笑了一陣,重歸正題。

孫策隻能將這件事擱置,措置的體例就是提出刻薄的前提,讓幷州人難以接管,藉以延緩構和的過程。如果幷州人承諾了,他也不虧。如果幷州人不承諾,那他的目標也達到了。

孫策明白了這些,卻已經晚了,隻得接管實際。

“想你們明天又收了多少禮。”孫策笑著颳了一下小橋的鼻子。

孫策扭頭看看袁衡,袁衡抿嘴而笑。“是不是感覺諸臣成心欺瞞,未能將幷州環境照實稟報,乃至大王誤判?”

王柔這一起走來,細心體味了魏郡新政推行的環境,見魏郡僅僅光複一年已經根基實現民生安寧,世家固然落空了地盤,卻也冇吃甚麼大虧,五年以內出入均衡並不是甚麼難事,他當然不肯意再打。比起冀州,幷州的地盤本來就未幾,收就收了,收成說不定更大。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