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誌才雖歿,德澤猶在。”曹操背動手,一聲長歎。
“有的,誠如公舉所說,此人欠好學問,行事有些細緻,不過為人至孝,辦事至公,也是可用之才。”
費詩再拜,停頓了半晌,將本身的來由說了一遍。“大王,南中多山,險要到處皆是,據險而守,縱有十萬雄師也無能為。隻是傅寵三人輕敵,一戰皆歿,民氣惶惑,如無強援,恐難死守。此其一也。賀齊長於媚諂百姓,一旦全取鄨縣,從漢蠻百姓中遴選精銳,來攻婁關,則鄨縣之人力、物力,皆為賀齊統統,婁關難守。此其二也。縱使夏侯府君和張將軍善戰,婁山險固,賀齊不來攻,舉兵南下益州,安南將軍難當其鋒,揮兵西進,則越嶲必為所破,五尺道一斷,南中非大王統統。江東興工商,金銅奇缺,而南中多產金銅,一旦為周瑜所得,於大王倒黴。此其三也。有此三者,則大王不能不救鄨縣。”
費詩很不測,打量著曹操,見曹操服飾簡易,笑容隨和,並無王者的矜持,卻自有三分蕭灑,莫名對曹操多了幾分好感。都說曹操是閹豎以後,為人鄙陋,看起來並非如此。
——
夏侯惇點頭道:“大王言之有理,軍中誇耀軍功,以一當十也是常有的,隻是凡戰當謹慎,不得不防。賀齊所領的不但是丹陽兵,更是跟從他多年的丹陽精銳。吳國君臣崇尚練兵,這兵練與不練,辨彆的確很大,再加上軍器的差異,蠻兵固然悍勇,卻不是他們的敵手。”
分開鄨縣以後,趕回婁關的路上,他一向在考慮這個題目:如何才氣擊敗賀齊,擊敗周瑜?他想來想去,也找不到甚麼有掌控的體例。但他有一點很清楚,如果不施以援手,坐視鄨縣大族被賀齊禮服,賀齊就能心無旁騖的打擊婁關,有了本地漢蠻百姓的幫手,即便婁關險要也難保萬全。
夏侯惇見狀,拱手道:“大王,費詩就在船上,不如由他劈麵向大王稟報。”
“喏。”費詩早有籌辦,不緊不慢地說了起來。他隨夏侯惇趕到婁關後,得知夏侯惇成心聯絡鄨縣大族,就主動請纓,到鄨縣聯絡王傅諸家,本覺得能給周瑜、賀齊製造一點費事,冇想到賀齊快刀斬亂麻,用了半個多月佈局,一戰全殲傅寵等人,戰事停頓太快,讓他根本來不及反應。
孫策無法,不得不請蔡邕出麵,通審全書,寫出考覈定見。不審還好,一審卻審出了費事。
孫策哼了一聲,又道:“陸祭酒也曉得言多必失?他比來和盛憲、管寧打筆墨官司可努力得很呢,老當益壯,有廉頗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