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室當中,以陳王寵為尊。外朝當中,以太尉士孫瑞、司徒周忠為首。若能獲得他們的支撐,長安可安。”
楊修可貴的嚴厲,躬身施禮。“令君為國事勞累,遠在豫州,夫人辛苦。修奉令君之托,長公主之命,前來拜見夫人,問夫人新年安好。”
唐夫人眼神閃了閃,搖點頭。“妾雖未見過吳王,卻常聽長公主說吳王是個行霸道的英主,絕非董卓之流。這麼說,這是吳王的唆使?”
“是與不是,夫人無妨拭目以待,當務之急,是要包管宮中諸朱紫與皇子皇女的安然。我剛從伏府出來,本想求見陽安長公主,但未能如願。夫人如果願出麵,以你們二人在宮裡的影響力,起碼能夠護得諸朱紫與皇子皇女的安然。”
“嗯,不管天子是死是活,又做了多少錯事,他畢竟是天子。萬一死了,這射中王肩的惡名是逃不掉的,淡化漢吳之一家一姓之爭,誇大節理天下之道,為天子儲存一絲麵子,也是為吳王分謗。”楊修放鬆了身材,轉過甚,看著車窗外向外飛奔的樹木。“若能減少傷亡,不流血而江山鼎替,更是你我的功德。”
楊修再拜。“敢不從命。”
楊修回過神來,坐直身子,清算了一下衣服。馬車穩穩愣住,有虎士翻開了車門,謝煚先下了車,楊修跟著下了車。唐夫人正從內裡迎出來,站在門口,欠身見禮。
“長史,荀令君家到了。”有虎士敲敲車窗,提示道。
論經學世家,琅琊伏氏是當仁不讓的第一。從伏勝到伏湛,再到伏完,累世傳經,以讀書為業,是名符實在的讀書人。
唐夫人切身經曆過宮裡的那場大亂,也是董卓廢立的受害人之一,對此感受最深,楊修一開口,她的神采就變了。她垂著眼皮,考慮了好久。
伏完對時勢很存眷,當然會看禰衡的文章。現在情勢正如禰衡當初所料,他也很煩惱,不自發的將任務推到了劉曄身上。他不能當著楊修的麵非議劉曄,反而問起了孫策的任務。
楊修看得逼真,冇有持續這個話題,轉而提及了比來的報紙。從天子率馬隊突入兗州開端,他就授意禰衡寫係列文章,首要在兩個方麵落墨,一是從道義上,一是從戰術上。從道義上而言,這場戰事是袁譚惹出來的,袁譚率部入兗州,趕走了曹昂,劍指豫州,引發了孫策的反擊。這是兩個諸侯王之間的牴觸,天子參與於理分歧。從戰術而言,天子孤軍深切,不敷慎重,萬一受挫,不但會損兵折將,更有損朝廷莊嚴,主動挑釁卻不能戰而勝之,隻會讓人輕視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