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新兵士氣昂揚的投入練習,籌辦再戰。
收到動靜,董昭心急如焚。
但董昭卻不肯意再試了。一枚鐵彈重百斤擺佈,他冇有這麼多鐵,也冇有鍛造鐵彈的技術。為了造幾枚鐵彈擠占了其他兵器的打造,得不償失。他甘願等城外的鐵彈射出去,再實驗巨型拋石機的機能。
在之前,朱桓是不會這麼做的,即便張奮幫忙呂範敏捷霸占濟陽,他也冇把張奮放在眼裡。不就是一個大一些的拋石機麼,哪個木書院不能做?現在為了誘董昭被騙,他們幾次會商,聽張奮講授了巨型拋石機的精美之處,他才認識到,眼下真正把握巨型拋石機技術的人還真未幾,就算是最後提出這個假想的黃月英也一定比張奮熟諳環境,態度自但是然的產生了竄改。
做出決定後,他寫了一份長達三千言的軍報,派人送往冀州。
——
滿寵的話能不能有兌現,今後再說,比擬於麵前這些家破人亡的家屬,他們已經很榮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