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苦笑,轉頭看向周瑜。“公瑾,你說呢?”
孫策見狀,隻得挺身而出。“將軍所言甚是,元功先生說的是老成之計,將軍應當派人加強襄陽的城防,做最壞的籌辦。”
“先生一起辛苦,還是先歇息吧,保重身材為要。”
孫策給袁術連使眼色。袁術還不太明白,閻象卻明白了孫策的意義,趕緊起家禁止。
立德建功立言,對於蔡邕來講,他最大的胡想就是立言。立言不是寫幾首詩就能立言的,那都是小道,不值一提,能讓他立言的除了注經就是寫一部史乘,特彆是一個朝代的完整汗青。某種程度上來講,著史乃至比注經更靠近立言的目標。注經的人很多,但史乘凡是隻會留下一部。
袁術一躍而起,大呼道:“那還等甚麼?立即去辦啊。哈哈,曹孟德,讓你守城,乃公挖了你的根底,看你還如何守。”
蔡邕最大的心願是甚麼?當然是著史。
“哦,那我倒要聽聽。如果真能讓這些士卒歸心,為我所用,我就支撐你的建議。”
但是,他此生最大的心願是著史。他已經為此籌辦了很多年,《專斷》就是為作史寫的一部分劄記,是後代研討漢史不成或缺的質料。放逐朔方之前,他就寫好了十誌。如果不是他被王允殺掉,《後漢書》底子不需求比及兩百年後由範曄來完成,成為前四史最後脫稿的一部。
消弭了蔡邕的心防,孫策接著扣問長安的環境,特彆是董卓身邊有哪些文臣武將,徐榮、牛輔部下有哪些將領和謀士,有多少人,現在的位置在那裡,他們的糧草由那裡供應,一一問清。蔡邕知無不言,言無不儘,最後又主動要求進城勸降曹操,製止袁術墮入兩線作戰的困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