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我有一計[第1頁/共3頁]

蔡邕是詩賦大師,被人稱為漢賦的殿軍。他是書法家,飛白書被評為神品。他是音樂家,焦尾琴是文人雅士喜聞樂道的故事。他的經學程度一流,曾批定五經,刻熹平石碑,傳抄天下。

“徐榮、牛輔還在幾百裡以外,甚麼時候到,誰也說不準。再說了,武關、魯陽都是險關,隻要戍守恰當,他們冇那麼輕易進南陽。”

袁術翻著大眼,莫名其妙。閻象笑了,回身對袁術解釋道:“這倒是個應急之法。將軍,孫郎的意義是說這些將士本來與世家並無乾係,隻因家貧失田,無以立品,憑藉世家不過是為求一口飯吃。現在這些世家龜縮在城裡,莊園被我軍擊破,地盤也為將軍統統,如果將軍能將這此家的地盤分給他們,讓他們重新成為自食其力的編戶齊民,他們天然會……”

消弭了蔡邕的心防,孫策接著扣問長安的環境,特彆是董卓身邊有哪些文臣武將,徐榮、牛輔部下有哪些將領和謀士,有多少人,現在的位置在那裡,他們的糧草由那裡供應,一一問清。蔡邕知無不言,言無不儘,最後又主動要求進城勸降曹操,製止袁術墮入兩線作戰的困增。

“先生稍安勿躁。”孫策擺擺手,說道:“我們能夠分兩步走,先派一部合作匠趕往武關、魯陽,加強城防設施,做好接戰籌辦。至於宛城,先生擔憂的不是那些新降的士卒不肯為我所用,擔憂他們臨陣背叛嗎?我有一計,或答應以讓這些民氣甘甘心的為我們所用。”

閻象霍然抬開端,瞪著孫策。“孫將軍,內有曹操,外有徐榮、牛輔,如何守?”

袁術斜靠在案上,將指樞紐扳得啪啪響,眼神一會兒凶惡一會兒懊喪。他想了好久,搖點頭。“元圖,退守襄陽是老成之計,但就這麼放棄南陽太可惜了。南陽富庶,人丁浩繁,又有鐵官,一旦落入徐榮之手,我們就很難再奪返來了。不到萬不得已,不能輕言放棄。”

孫策曉得蔡邕墨客氣又犯了,就算曹操和他乾係很好,但曹操為袁紹著力,一旦蔡邕進了城,曹操曉得袁術麵對內憂內亂,必定會死守宛城,拖死袁術,纔不投降呢。

袁術一躍而起,大呼道:“那還等甚麼?立即去辦啊。哈哈,曹孟德,讓你守城,乃公挖了你的根底,看你還如何守。”

立德建功立言,對於蔡邕來講,他最大的胡想就是立言。立言不是寫幾首詩就能立言的,那都是小道,不值一提,能讓他立言的除了注經就是寫一部史乘,特彆是一個朝代的完整汗青。某種程度上來講,著史乃至比注經更靠近立言的目標。注經的人很多,但史乘凡是隻會留下一部。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