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臨笑道:“本來在唱第日之前,閱卷者也不得擅自啟封,但朕為了你,就隻能破一破這老端方了。”一麵刮開糊封,又道:“這些讀書人整日關在房中,少與外界打仗,是以在未曾考中前,大多是冇甚麼名譽的。即便看了,也一定認得。”沈世韻拉著福臨衣袖,笑道:“臣妾就是想看嘛,雖說酒逢知己千杯少,但這知己可不易求。”
又翻過幾張,兩人麵前同時一亮,此卷全文以一厘米見方的工緻小楷謄寫,單是卷麵便讓人感到賞心好看。整卷共十四折,每折六行,總計三千餘字,精煉闡述了改良吏治、興邦治國之策,主張“實心先立”、“實政繼舉”,方得使天下太安然樂。雖與八股文框架相合,卻應了纖細處見真章,有如兩人劈麵相談,對方循循善誘,本身逐步被他壓服般。每看一句,就不由要點一點頭,有些看法左證則與沈世韻提及時不謀而合,乍見此文真有如久旱逢甘霖。
沈世韻道:“那就是他們不識時務了。您想,那些書白癡手無縛雞之力,全憑著一根筆桿子,他們哀思故國,隻曉得在底下做些反詩反詞,成得了甚麼大氣候?還會被朝廷視為亂黨,終究僅招致一個滿門抄斬的了局,得不償失。倒不如考取功名,入朝為官,到時還可直接上奏章進諫,皇上您仁德賢明,對於利國利民的辦法必會采取,對他小我也劃算很多。若連這些淺近事理都對待不明,隻算得個碌碌有為的乾才,棄置也不成惜。”福臨苦笑道:“怕隻怕那群人不及你聰明。”
將大抵景象說了,福臨也覺剛巧,笑道:“本來另有這一段盤曲。你救了朕的狀元公,功績當真不小,想要甚麼犒賞?”假裝深思半晌,道:“有了,等朕伶仃召見完十名新科進士,填寫大小金榜後,在太和殿還會停止一個傳臚大典,正式宣佈登第名次。不如你也隨我同去,見見這位知音兼老朋友,你意下如何?”
這可苦了她,白天擔憂給人撞見,生起狐疑,故每晚大睜雙眼躺在床上,熬到中夜,估摸著沈世韻該睡熟了,這才輕手重腳的披衣起家,點起蠟燭謄寫。凡是聽到一點聲響,當即吹熄蠟燭,閒坐在黑暗中側耳聆聽,確認無過後,再敢持續。接連多日徹夜達旦,纔將統統大事清算完成,單是這份毅力已足令人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