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一聽她竟然還敢跟本身談前提,更是火冒三丈,真想當場拍案而起,轉念又想:“她再如何貪得無厭,總不成能就此吃窮了哀家。此事連累太廣,不能出半分差池。鄙諺說求人矮三分,這等出身寒微的女子,她要的不過是些金銀珠寶,我還給得起。以此換來後半生安然,值得了。”心中安然,應道:“好,你說。”
沈世韻並冇暴露不測之喜,彷彿早已成竹在胸。攙扶太後起家時,又道:“太後孃娘,臣妾曉得您一向不大喜好我,是嫌棄我出身寒微。不過您不曉得,家父與攝政王也是舊識,是以才氣親筆修書,讓我前來投奔。”太後道:“你說甚麼?”
沈世韻歎道:“說了也冇有效。臣妾但願皇上伴隨到沈家祠堂,給我父親與叔伯父,以及全農戶丁上一炷香。可皇上身兼帝位,席不暇暖,眾臣也會指責我是紅顏禍水。那最多是臣妾不符實際的心願了。”
沈世韻卻道:“能為太後孃娘排紛解難,這是臣妾幾輩子修來的福分,又怎能得寸進尺,反而向您索要酬謝?臣妾隻但願能與太後孃娘和諧共處,盼您待我如己出,彆再反對我跟皇上,已足償我畢生所願。”太後見她忽示風雅,猜想也是為奉迎本身,嘴上吃幾句虧也冇甚麼大不了,道:“你如能辦成,哀家記你一輩子的恩。這就說說你的籌算吧。”
沈世韻麵前一亮,道:“既是如此,不如來個名副實在的微服私訪。古語有言道,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呈遞奏摺中多經編削,不免言實擺脫,如能切身材察民情,定能深切理睬官方痛苦,於此後治世,更有好處。”
沈世韻笑道:“他兩人本是至好老友,非我自誇,家父確是文武雙全的人才。入關戰役中,王爺曾幾次邀他前去助戰,家父淡泊名利,神馳平淡寡慾的山川故鄉餬口,這才隱居於江南無影山莊。可惜……最後還是逃不過江湖仇殺,怪不得任何人,這些都是命。”太後的心也軟了下來,歎道:“做後代的,給令尊祭奠,那也是應當的。”
兩人從未時直比及申時,門外公然傳來通報:“皇上駕到!”程嘉璿視野斜了斜,笑道:“真有你的。”玄霜咧嘴一笑,輕躍下床,拉了程嘉璿的手,湊到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