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想著一個筆筒,就算是明朝名家作品,加上都城第一玩家品牌效應,還能比紫檀大床貴?”
“你……”紀如煙不信邪,又拿出一個,遞給魯善工。
“明朝浮雕魚龍海獸紫檀筆筒!”
“然後又被翦淞閣保藏,明天能到紀家,真是一段緣分!”
俄然紀如煙站起家,從櫃子裡拿出一個香爐,擺在魯善工麵前,考量道:“魯大師,說說吧?”
吃完飯大師來到書房,紀華誠歡暢,帶著高朋來觀光紀家收藏,洗潔淨手,從櫃子裡拿出一件紫玄色東西。
“這是……”
紀華誠哈哈大笑,跟魯善工談天就是舒暢,2012年佳德春拍,翦淞閣文房寶玩專場,35件拍品全數高價成交,總額達到1.2億元。
魯善工微微一笑,輕鬆道:“清順治辛醜鄴中造供佛沖天耳四足爐,也是清宮舊藏。”
紀華誠擺擺手,正色道:“他最難能寶貴的是以微薄財力,切磋出廣博深厚的保藏文明,其藏品之豐富,瀏覽範圍之廣都值得學習,而其鬆散治學態度和對傳統文明的固執,特彆值得明天的藏家學習。”
有人說玩古玩要有四大前提:有錢,有眼,有閒、有膽!
紀文峰看著筆筒,回想道:“當年我冇有去現場,電話拜托成交,你是不曉得合作有多鼓勵!”
世人一起點頭,都是玩保藏的妙手,緣分這東西很首要。
魯善工麵前一亮,看著龐大紫檀筆筒,色重烏黑,高浮雕鏤畫龍、獅、馬、虎、象、犀、魚、螺出入於澎湃的波瀾中,栩栩如生,霸氣實足。
親手研討過筆筒,闡發道:“也不能這麼說,這隻筆筒來源不凡,製作於嘉靖年間,本來就是禦用收藏,路分極高。”
魯善工哈哈大笑,想想也是,紀家畢竟是以保藏文房著稱,遇見這類極品豈能錯過?
“明末清初玉堂清玩款戟耳爐,曾收藏於清宮常樂殿!”
紀文峰道:“450餘項藏品終究成交額逾5500萬元,成交率高達93%。可見都城第一玩家的魅力地點。”
“不說彆的,就光他對明式傢俱的研討,可謂是前無前人後無來者。全麵體係的清算明清傢俱來源和工藝,建立其賞識和審美標準,被現在保藏家奉為聖經。一樣一件傢俱,在譜不在譜代價能差幾倍,阿誰譜就是王世襄定下的。”
“成果,哎!”
紀如煙頓時泄氣,瞪著魯善工,不滿道:“你到底懂多少東西?竟然連香爐都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