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當事人,小八一向垂著頭,很久不言。作為父王消逝之前唯二在父王身邊呆過的金烏,他比在場的任何一個兄弟都難過。
金烏們麵麵相覷,心中冒起了一個猜想:“你們說,小六會不會……”
金烏們對於尚軒的捐軀明顯也心知肚明,是以,對於老邁成聖之事,他們亦悲亦喜。
這件事給西方佛門上了令人印象深切的一課。想要把彆人當作反派,建立本身的光輝形象,從天到那邊謀取功德,是要不得的,還是腳結壯地吧。
尚軒兩次轉世,皆是用己身的性命,才竄改了某些結局。其他的人,即使是賢人,也不成能會有如此多條命,不成能如尚軒般對這個天下的法則有如此深切的感知,更不成能像他一樣,麵對捐軀,如此的決然決然。
固然最後唐三藏等人在如來和觀音的保駕護航之下有驚無險,卻冇想到,自從碰到小六以後,他們就像是犯了太歲,碰到的災害一個比一個短長,且還不是西方諸佛安排好的妖怪劫,他們碰到的,有麵上純善,實則心胸不軌的散仙;有妄圖唐僧肉長生不老服從的人;有玉皇大帝派來作歹,企圖嫁禍給妖族的天兵天將;有用心找茬的妖怪;乃至還偶然中揭穿了佛門中某些業已成佛,卻心比墨汁還黑的和尚的真臉孔……
這件事,一樣給昊天上了一課。不作死就不會死。
小七沉默半晌,說道:“以是,我們也要儘力地變強。如果有和父王相逢的機遇,要由我們來庇護父王!”而不是讓父王為了我們一次又一次地捐軀!
“總有一天,我們會變得不再是父王的缺點,而是他的高傲!”
有誰能夠想到,已經式微的前天帝一脈,竟然能有如許的機遇?有誰會信賴,垂垂落氛圍運眷顧的妖王一脈,竟然能夠贏來如許的轉機?
即便是賢人,也不成能真的隨心所欲,鑽天道的空子。想要逆天改命,就要支出與之劃一的代價。
彆說他一個在道祖麵前奉養的孺子了,就連那些道祖的親傳弟子,也落空了對該事件的節製。最後,還是道祖鴻鈞親身出麵,清算殘局,為本該受封的諸人封神,以彌補天道縫隙。
一團金色的光暈中,金烏老邁緩緩展開了眼睛。他此番醒來四周的兄弟們都較著感到,自家兄長四周的氣味變得高深莫測。
“哎,我們兄弟幾個有本日的造化,全仰仗父王。可惜,我們如此無用,好不輕易盼來父王轉世,卻畢竟冇能為父王做甚麼,隻能眼看著父王再一次消逝。”另一名金烏這般說著,忽而有些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