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歸途巧遇[第1頁/共4頁]

不過如果由他來選,定然是要馬文才的,當今平輩當中,謝混算是他見過的最冷傲的天賦,然他卻最屬意馬文才,不為其他,便是他對承認之人的悉心體貼和文武兼備便是凡人所不及的,何如英台不喜傲岸之人,然,世家後輩不傲岸的又有幾人?隻不過有些傲岸於外,有些傲然藏內,以此來看,便是謝混這般今後的東晉第一美女於英台也是無惹人之處的,真是孽緣啊!

“敢問梁兄,令尊但是安遠縣令梁東亭?”祝熙之這一問話倒是真把深思中的梁山伯驚的無以複加,忙問道:“祝兄何故得知家父姓名?”

這祝家郎君怎會曉得父親名諱?難不成此中自有一番故事?

煙花三月,最是繁花似錦的光陰,兩三知己老友踏青賞花乃稱心人生之事,然,有些人卻必定了要麵對分袂。

“那便是要看同誰比了。如果與小郎君你,亦或是那日明聖湖雅集合的謝混小郎君比擬,相差甚遠。”清茗用隨身照顧的白玉小輩接了一口水遞給祝熙之,“然,如果與普通世家後輩比擬倒是秀雅的多,不失為一上品人物。”

“那・・・・・・”馬文才欲言又止,他何曾不知祝熙之的思慮,然,他亦是有私心的,罷了,下次如果再見,他便再不會罷休的。

扶手佩服道:“以往我隻道江左鳳凰世人皆讚,本日一見,山伯佩服。然,本日山伯雖敗,他日苦讀,定再次就教於祝兄。”

“我於上虞偶曾聽人提起令尊,說是一代賢能縣令,最擅治水,何如・・・・・・”這會兒祝熙當中眼睛都未曾一眨的開端扯謊,大有東晉又失一賢人的悲哀之情,“梁兄還望節哀。”

坐於船頭,手中一卷詩書拿了好一段時候倒是一字未曾看得下去,無法隻得將書收起,從內衫中抽出那紅繩串著的白玉小鎖,暗自摩挲著,清楚早早定好本日分開的,現下裡倒是被一方小小的羊脂白玉弄得心煩意亂,本身果然還是嫩了些。

“啊?”此話一出,恍若醍醐灌頂,更似烈火之下一盆冰水傾瀉而下。

提起其父,梁山伯似有悲狀,以袖掩麵,哽咽道:“父親活著時為縣中百姓殫精竭慮,常常有治水之策便不眠不休以實際。我此次來錢塘便是為見父親生前一老友,何如回程之時竟被同船的世家後輩扔於河中,若非祝兄想救,恐此時我早已和小童去見先父了。”

清茗見祝熙之久久不言,隻當是他乏了,便悄悄說與梁山伯主仆,讓其往背麵歇息半晌,本身也好服侍了主子安息。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