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西雍齒墓前有雍齒祠,於上世紀毀。其墓在20世紀六十年代土改時被平為農田。
《史記·項羽本紀》記錄,項羽在兵敗身故之前,曾稱呂馬童為“故交”。不過兩人是如何瞭解的,乾係如何,史乘並冇有明白記錄。
漢高祖六年(前201)。劉邦服從張良的定見,封雍齒為什邡侯,食邑二千五百戶,位次居五十七。
秦二世二年(前208),隨劉邦起兵反秦。秦軍圍攻劉邦於豐邑(今豐縣)。劉邦打敗秦軍後,命雍齒具駐守豐邑。雍齒經魏國人周巿(音拂)誘反,遂行叛變;幾經幾次後,再次歸降劉邦,劉邦以其立過很多軍功,故未殺他。
雍齒,漢朝武將。公元前209年,劉邦反秦稱沛公,雍齒侍從。公元前208年,獻出豐縣投奔魏國周市,公元前202年,劉邦恩賞功臣封為列侯,封為什邡侯。漢惠帝3年,雍齒歸天。
自刎身亡
秦朝末期,陳勝、吳廣率被征發者900餘人在蘄縣大澤鄉叛逆,進入陳地(今河南淮陽)時,聚眾已數萬。張耳偕陳餘遂投奔叛逆兵,被任為擺佈校尉。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八月,張耳、陳餘隨義兵大將武臣趨至邯鄲。時陳勝在陳地稱王。因而張耳、陳餘亦勸武臣在趙地稱王。武臣遂自主為趙王,以張耳為右丞相,邵騷為左丞相,陳餘為大將軍。公元前208年(秦二世二年)趙王武臣和左丞相召騷被部將李良殺死,張耳因耳目較多,及時潛蔽逃脫災害。過後張耳及時調集未叛士卒約數萬人,並與未罹難害之幕僚商討,將原趙國後嗣趙歇立為趙王,搬家信都(今河北邢台)。
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呂馬童在好畤(今陝西乾縣東)插手劉邦陣營,當時的身份是郎中騎將;以司馬的身份,參與過公元前203年的韓信滅龍且之戰;公元前202年與人共斬項羽;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正月,被封為中水侯,封邑1500戶。漢文帝十年(公元前170),歸天,其子呂假(《史記》的寫法,《漢書》作“呂瑕”)繼位。呂假傳給呂青肩(《漢書》作“呂青眉”),呂青肩傳給呂德,呂德傳給呂宜成(《漢書》作“呂宜城”)。漢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5),呂宜成因為酎金成色不敷,被奪去冊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