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斌回話道:“鄙人天正查文斌拜見前輩,馬肅風恰是家師。”
“這老頭好大的力量啊,冇有就冇有啊,為甚麼要這麼冷酷。”他看著查文斌道:“茅山羽士都是如許有本性的嘛?”
漢朝期間,陝西鹹陽有茅氏三兄弟,兄茅盈,二弟茅固,三弟茅衷,因看破塵凡,寫下“春日纔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繁華終是半夜夢,繁華還同玄月霜”的感慨,遂尋山修道。緣訪到此山見林木參天,綠隱蔽日,芳草如茵,香茅各處,便留山隱居,修道養性,采藥煉丹,濟世救人。日久,茅氏兄弟,終成正果,名列仙班。先人是以建三茅道觀,稱他們為三茅真人,稱山為三茅山,也簡稱茅山,這便是茅山派的來源。
“冇有,”那老道人不再與瘦子多話,這一回瘦子隻感覺木門上傳來一陣厚重的力量竟然直直把他給推了出來,“咣”得一聲,門關上了!
老道指著那內裡熱火朝天的工隧道:“看吧,隨便看,我這裡就陋室幾間,內裡的那些個大殿你們隨便瞧。”說罷他又要掩門而入,這回瘦子有些看不下去了,往前一步道:“你這老頭好冇規矩,還說是個削髮人呢,就算是香客來了也不能拒人門外,何況我們查爺唐唐一個掌門來訪竟然連吃閉門羹,莫不是你把這山當作是你家的私家財產了!”
“老道長,”查文斌把手壓進了門縫道:“既是容平不在,那叨教我可否來擺放一下貴派的掌門。”
過了好一會兒,一個年過花甲滿頭白髮身著一身破古道袍的道人開了門問道:“你們找誰?”
茅山離浙西北不遠,不過當時的交通也多有不便,查文斌與瘦子另有葉秋三人要先到縣城換車去往省會,然後再坐車到鎮江,再換乘汽車到句容。彼時的茅山還不像現在這般的光輝,也冇有那麼多的遊人,略有些破敗的道觀和侷促的山路在訴說著汗青的故事。
“或許他真的不在吧。”查文斌環顧了一下四周,這裡是獨一冇有在建的處所,因而又前去叩門,不一會兒還是阿誰老道人出來,他皺著眉道:“已經和你們說了,這裡冇有容平,請到彆處尋吧。”
那老道回身歸去作揖道:“師兄,幾個自稱是天正道的人說要來找容平,我已與他們申明冇有此人,可對方不肯離走反倒在此膠葛不休。”
行至山腳這一起上也冇碰到半個羽士,工地上倒是熱火朝天,鋼筋水泥亮瓦,用油漆刷得柱子一根一根擺放在地上,看到這些,查文斌得心中竟然有些哀思。想當年,這裡光是用來支撐各座院落的柱子都有不下千根,每根都是一人才氣勉強抱住的參天大樹,並且隻取中間一段,兩端絕對是一樣粗。那手工的雕鏤的鏤花是多麼的精彩,用青磚鋪起的空中任憑你如何的砸都不會破壞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