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一帶倒是有很多的胡族,比如鮮卑、羌、氐等族,可這些力量過於虧弱,參考曹亮滅匈奴滅鮮卑的戰例,司馬倫也不以為這些胡族會對曹亮構成甚麼威脅,也就是說這些胡人是靠不住的。

司馬倫的部下這些人,和司馬倫一樣,對所謂的晉國,都冇有甚麼認同感,他們生而為魏人,一向以來都是以魏臣魏將自居的,那怕是司馬家如日中天之時,名義上的天子也曹芳和曹髦。

以是彆看司馬倫手中還握著十餘萬的雄師,但是跟曹亮軍隊比擬,底子就是不堪一擊的,單憑司馬倫的力量,底子就不成能克服曹亮,司馬倫想要儲存,想要安身,就必必要找到一個背景。

實在司馬倫內心當中還是有本身的計算的,現在受情勢所迫,司馬倫為求自保,投降蜀國,等因而給本身安排了一條退路,將蜀國的軍隊和本身綁在了一起,共同來抵抗曹亮的打擊。

當然降蜀的話,並不料味著司馬倫會將本身的兵權給交出去,降蜀以後,名義上也隻不過是燈號的竄改罷了,但實則軍隊和隴西的權力仍然還是緊緊地把握在司馬倫的手中,司馬倫還冇有笨拙到放棄兵權,任人宰割的境地。

隻要兵馬大權緊緊地把握在本身的手中,本日司馬倫能夠降蜀,異日一樣能夠反蜀,進退自如,誰也束縛不了他。

直到他們遷都到了長安,司馬昭俄然弑帝自主,廢魏立晉,本身當上了天子。

以是就算司馬倫投降蜀國,也必必要有一個契機,一個合適的機遇。

不過司馬倫從蒲阪津撤退的非常的倉促,而蜀國遠隔重山崇嶺,想要和他們聯絡也不是一件輕易的事,司馬倫總不至於率十萬雄師南下進入漢中吧,在冇有申明企圖之前,蜀國方麵也隻會把他當作一個入侵者,當然就算是他宣稱是來投降的,蜀國方麵估計也不會信賴,隻怕司馬倫使詐。

將來如果真能擊退曹亮的打擊,讓司馬倫在雍涼一帶站穩腳根乃至有了謀奪中原的根本,司馬倫倒也無妨將蜀國一腳踢開。

現在司馬倫決意投降蜀國,而蜀國事以漢為國號的,晉國存在了一百來天,魏國也隻存在了三十七年,也就是說,三十七歲以上的人,出世之時便是漢人,就算是三十七歲以下的,固然生在魏朝,但是他的父輩祖輩倒是漢人,世代以漢人自居,四百年的香火延祀,以漢為正朔,恐怕早已是深切民氣的。

很多的人在一片茫然當中,就被迫地改換了身份,從魏人成為了晉人,可還冇有等他們適應這個新的身份呢,晉國又毀滅了,眨眼之間,他們又成為了亡國之臣,這身份的急轉,還真讓人冇法適應。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