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司馬氏犯下的又一樁滔天罪過,斑斑劣跡,的確就是罄竹難書,黃河固然每隔幾年就要眾多一次,但此次司馬師為了起到以水代兵的結果,在扒開黃河大堤的時候,是下了狠手的,他派出去的人馬,直接將堤壩全數挖穿,導致黃河水猖獗下泄,決口處越衝越寬,最後決口竟然長達數裡之寬,全部黃河全線改道,不複東流,一起向南淹冇兗州和豫州大片的良田,形成了寬達幾十裡的黃泛區。
黃泛區的存在,不但是形成了幾十萬的災黎,更是隔阻了東西兩邊的交通,因為黃泛區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河道,以是黃河水所淹之處,淺則數尺,深可達數丈,很多高一些的丘陵和土山,則被河水分裂為孤島。
鄧艾在展露其軍事才調之前,確切是一個相稱不錯的屯田水利方麵的人才,他和曹亮初度瞭解,就是以屯田官員的身份去洛陽晉見司馬懿的,當時他還隨身附帶了一份淮河水利圖,隻不過被司馬昭一頓喝斥,擯除了出去,被曹亮所招攬,今後開啟了他的軍旅生涯。
黃河河道內的泥沙,每均勻下挖一尺,起碼能夠包管十年黃河不會眾多,如果下挖一丈的話,差未幾能夠處理百年水患的題目,再長的時候曹亮不敢包管,但能做到百年大計,就已經算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了。
當然現在正值黃河秋汛,水量最為充分之時,想要這個時候堵住決口,無異於癡人說夢,而堵決口的機會,必必要在黃河的夏季枯水期停止,當時黃河水位最低,水量起碼,最輕易將其堵上。
正因為如此,黃河一旦決口,龐大的落差就會使得黃河水猖獗下瀉,吼怒而出,勢不成擋。
當然,這僅僅也是治本不治本的體例,想要肅除黃河水患,還需得將決口堵上,規複黃河故道。
趁著這個斷流的機遇,曹亮決計將黃河故道好好地疏浚一下,因為泥沙淤塞的原因,黃河在數千年的時候內裡都是一條不折不扣的害河,改道頻繁,決口無數,曆朝曆代都為管理黃河而頭疼不已,此次趁著這個機遇,好好地清理一下黃河所淤積的泥沙,也算是一件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功德。
想要堵住這個缺口,就必必要順服這條狂野而暴躁的黃色巨龍,現在這個缺口,早已不是當初被掘開的幾十丈寬了,在澎湃的激流沖刷下,這個缺口已經寬達數裡,成了一片汪洋,黃河水流經這裡以後,不複東流,而是從這個缺口猖獗下泄,如同脫韁的野馬,掉頭向南奔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