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昭呆呆地點頭。
對符紋之術,楊昭已敏感到了極致,對筆法走向等細節題目從不忽視,幾近已到了看著一張圖,便要找到它筆力端、軌跡的境地,是以他才氣一眼看出這幅畫的妙處。
一幅畫看了不過一半,體內真息已滾沸如湯,雲蒸霞蔚,沿經絡穿行不悖。
“濁音仙師?”楊昭這纔想起,那位讓他不知有甚麼表情的濁音,心中忽有些奇特。
一眼看去竹影動搖,人影模糊,雖無他物,卻仍令人感遭到月華流轉,各處生輝的月夜人竹。
言罷,他又指出幾個有能夠出錯的疑問之處,聽得楊昭不住點頭,隻感覺不愧是陸吾仙師,這講授的工夫,也居世人之上。
楊昭已佩服得五體投地,恨不能就留在這峰上,日夜聽此人的教誨。大抵隻這一陣話的工夫,便要免他三年苦修了!
ps:半夜,貌似寫的結果不太好,今後我會好好點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