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信自嘲一笑:“已是擺在明麵上的奧妙,有甚麼不好說的呢?二世即位不過三載,便起雄師跨海撻伐。其意不過是為了減弱世家氣力,打擊世家威望,以達中心集權之目標。此中很多蠅營狗苟,到頭來是兩敗俱傷,天子成了真的孤家寡人,世家氣力大損便離心離德。天子的詔令至此不出帝京,世家模糊盤據,不聽號令。暗潮湧動,有推波助瀾者,方致現在局麵。”
“又是個王朝季世,群眾流浪啊。”
“當今這中土,江湖一片,大小門派幫會數以千百計。其刁悍者能擺佈一地局麵...”
朱炳琨淡淡一笑:“我已離明州十餘載,長年在西邊經商,這還是第一次返來啊。”
卻在此世,登了風雅之堂,實在是一個笑話。
朱炳琨微微一笑:“請。”
“可見暴虐。”朱炳琨道:“那天子怕真已是一孤家寡人嘍。”
所謂江湖,所謂俠士,所謂正邪,在這幅畫卷裡狼籍如麻。令朱炳琨獵奇之餘,亦嗤之以鼻。
一幅朝堂以外的畫麵,在朱炳琨麵前緩緩展開。
朱炳琨笑道:“我看張賢弟出身不凡,莫非曉得此中原因?”
一旁張玉華掩麵輕笑起來:“大哥‘嶺南劍墨客’的名號還不敷清脆呢。”
朱炳琨一怔:“不知。”
朱炳琨笑道:“官方亂象大顯,我聽申明州逆賊攻城破府,不知當今如何了?”
“這位兄台倒是說了句實話。”劈麵一男一女,男的玉樹臨風,女的身材窈窕戴著麵紗,那男人聽到朱炳琨感喟,不由道:“卻不怕昏君鷹犬聽到了,擒拿入獄?”
“不急,不急。”朱炳琨笑道:“喝酒談天,何差三天兩夜。我洗耳恭聽。”
難怪此世狼籍,與這所謂的江湖,恐怕也脫不了乾係。
一提及江湖,張信便來了興趣,笑道:“馳名有姓的人物那可很多。這江湖,要重新提及來,三天兩夜怕也說不完啊。”
朱炳琨略略恍然,道:“我少有存眷江湖事。張賢弟千萬莫放在心上。”
朱炳琨心頭一轉,道:“恰是明州。”
一旁張玉華俄然道:“大哥,小妹傳聞天子下過施助聖旨,還曾撥糧十萬石,隻可惜冇有一粒能到蒼內行裡。”
從酒樓出來,朱炳琨歎然間不由想起十餘年前那世道,清楚與這裡如出一轍。
幾杯酒下肚,張信言語便多了起來,先先容了女子,本來是張信之妹張玉華,便就建議牢騷來:“李氏當國不過二世,便已搞的民不聊生。跨海三征、橫陸運河,雖利在千秋,卻害在當代。導致世家離心,群眾存疑,鼎祚已不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