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六八章 送葬[第2頁/共3頁]

“是這個事理。”

...

城門處、各街口處,一應皆有佈告張貼。除了鼓吹明滅、夏王進位以外,另有東虜大敗,築京觀之事。及相乾征募吏員、工匠的,更有鼓吹各項律法的,並擬於天壇四周,豎律碑,刻律法於其上。

田宏遇躬身一拜:“尊君上令。”

當初據開封,一應諸多事件,讓嬴翌忙了幾個月才梳理通透。而京師較之於開封,更龐大很多。現在嬴翌這裡連幾個可用的文官都找不到,隻能比及鄭允芝和孫秀才帶人到達以後,再漸漸措置細節。

“三百錢月俸,這麼說當的四兩五錢銀子啦!”

“這一張是王府征募吏員的佈告。”有讀書人道:“王府處置閻爾梅尊夏王之令,征募吏員,德才兼備者優。”

田宏遇道:“回君上,繼倪元璐、範景文、李邦華、施耀邦以後,淩義渠是第五人。”

他淡淡道。

“尊君上之命!”

跟他一樣,其他幾個也都留有絕命書。皆是要求夏王善待前朝宗室,善待百姓之言。

隨後嬴翌目光落在朱炳琨和鄭五等四位校尉身上,道:“鄭五主持京師防務,錢嶽為輔。朱炳琨主持整編俘虜、裁汰老弱,鄭九為輔。田宏遇掌京師治安,王軼勝禦守皇宮。一應事件,須得不能怠慢。”

至於皇宮當中,除了軍管以外,統統還是。嬴翌冇有做出任何分歧適禮數的行動,對崇禎帝保持必然的尊敬。

乾清宮中,便又止一人了。嬴翌撫摩著這些絕命書,一時候非常感慨。宋亡之時,十萬人蹈海赴死。明滅之際,亦有送葬者。雖說世道循環,亂世當中民氣不古,但總有那麼些人,能夠守住本身的骨頭。

“那倒是個好差使。”有人頓時心動:“我們這些匠戶餬口無依,若能有三百錢月俸,養家餬口不在話下啊。”

錦衣衛雖勢頹,但在京師這個根基盤中,耳目仍在。明廷文武,哪些人做了哪些事,貪了多少銀子,害了多少性命,多記實在案。之前有罪證也冇才氣措置,現在全落到嬴翌手上了。

聽到‘依律區置’幾個字,前朝文武頓時如喪考妣,畏之戰戰兢兢,乃至有人已癱軟在地。恐怕嬴翌一句話,就要把他們推出午門,斬下首級。

當然,淤泥當中,也有清華。少數德行出眾者,才氣不差者,也皆有記錄。

此中便是誤國者,也不在少數。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