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承指了指賈詡,兩人相視一笑,賈詡正色道:“兵貴精不貴多,張角擅練道兵,萬數成陣,勢不成擋,田豐曉得局勢難為,必定會捨棄張梁,令精銳投降,搖身一變,或滲入漢軍,CD伯門牙,將領親隨,或憑藉世家,轉為私兵,都是龐大的威脅!”
煉精煉神的最後一境,都叫通天,因為這個境地主修的都是通天橋。
不過真正辨彆世家秘聞的,還是接下來的停頓。
字由心生,帝皇嚴肅,豈是平常書法家能夠企及,即便是蔡邕的飛白書,與之一比,也不免流於技法。
如果此中最精銳的道兵投奔了某方權勢,定能成為將來崛起的本錢。
……
“汝南袁氏!”
這類和諧跟著筆鋒的遊走,向著空間無窮延長,可惜當一首大風歌寫完,還是範圍於宮內,未能達到天人合一的境地。
蔡文姬道:“家父說過,文武通天,需承天順意,畏敬彼蒼,周天星鬥有三百六十五之數,是以通天境最快也要這個時候,除非……”
以意通六合,以氣血法力架設橋梁,點亮本命星鬥,再遙引星鬥之力入體,從而具有挾山超海,呼風喚雨的偉力。
顧承為之儘力,此時修煉結束,婢女奉上盞托,上麵林林總總盛放著十數樣靈丹靈藥,好菜美食。
顧承在竹簡上筆走龍蛇,蔡文姬位於一旁,賞識著字中那股豪放勁健,登臨絕頂的派頭,目露異彩。
(求保舉票!)
當然,顧承可不但是為了練字。
顧承沉吟半晌道:“主動投降,改頭換麵?”
蔡文姬在不久前衝破到煉神通天境,以她的春秋可謂驚才絕豔,即便是天下八大世家的嫡派後輩,均勻也是在十六歲後才氣走到這一步。
因為陳留蔡氏目前模糊式微,蔡邕又遠走江海,未能歸家,普通環境下,蔡文姬需求三年才氣功成,而那天下八大世家的嫡子,隻需一年。
顧承卻不對勁:“莫非這個時候不能再收縮,已是極限?”
正在這時,內侍通報,賈詡求見。
蔡邕博通經史,蔡文姬對於此世秘史也如數家珍:“殿下有日精輪,也可尋天女一脈的玄器,以陰陽同修之法,衝破周天之限,天女白玉輪、月海瑤仙琴、廣寒太陰宮……”
他提著筆,身軀放鬆而天然,有種奇特美感,彷彿人與四周水乳融會,構成一個不成豆割的團體。
一步先步步先,前麵無雙七境,每個境地都快,待十年後,二者間的差異就完整凸顯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