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是潘先生,潘先生不必多禮,鄙人劉琮,被刺史大人任命為揚威將軍,駐防武陵,早已聽聞先生名諱,不堪敬佩,本日一見,方知先生風采,實非常人所及!”劉琮翻身上馬,扶起潘濬,連聲說道。
用劉備、黃祖這類悍將鎮守,都隻能處於守勢,若派劉琮疇昔,怕是要籌辦收屍了。
“文能治政,武可領兵,此人大才呀!”
有這一條,襄陽城天然就更不肯意出兵征討了。
“我這位便宜父親,還真是費經心機呀!”
襄陽城不出兵征討,當然有各大世家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啟事,但勞師遠征,支出與收成不成比例,也是首要啟事。
“如何不報?縣令、郡守,一日三報,早在兩月前就已經將蠻兵入侵之事報上去了。”潘濬怒道。
“算了,來日方長,歸正這貨一輩子都在荊州打轉,比及我今後成為荊州刺史,他還能逃出我的手掌心?”
劉琮自請外放,為揚威將軍,駐防武陵的事早已傳遍荊州,潘濬作為一方豪強,天然有所耳聞,此時聽到劉琮自報家門,立即獎飾道。
方今亂世,建功之地按理說很多。
不過對劉琮來講,這倒是最好的處所。
不管是去新野抵抗曹操,還是去江夏對抗孫權,都能夠撈到功績。
他是來乾甚麼的?
“濬蒙刺史大人看中,三日前被任命為江夏處置,此次出城,恰是前去到差。至於這些蠻兵……唉,不瞞二公子,全部武陵郡都腐敗了,遭劫的何止濬一人呐!”潘濬苦笑道。
劉琮也冇想到本身運氣這麼好,來到漢壽的第一天就救了潘濬。
“本來是徐先生,久仰久仰。”
蠻兵長於山地戰,野戰,但卻不善攻城,所謂腐敗武陵,也隻是搏鬥多處村落,對於有城牆的縣城,實在威脅不大。
更何況劉表是荊州刺史,招攬在前,他憑甚麼讓潘濬留下?
“不敢不敢,潘先生乃荊州才俊,元直早有耳聞,本日得見,不堪幸運。”
“這位是……”潘濬此時才重視到徐庶,趕緊扣問。
建功立業啊!
劉琮聞言色變,兩眼一眯,道:“此事可曾上報州府?”
至於這蠻兵是本身退走的,還是被打退的,有辨彆嗎?
“聽聞本年山中罹難,蠻族糧草不敷,大量蠻人出山,四周攻擊村莊,全部武陵郡十室九空啊。”潘濬痛聲道。
且不說可否讓潘濬屈就,就算勉強留下,人在心不在,又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