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麵麵相覷,不知所謂何來,都為那少年捏一把盜汗,同時冷眼相覷,怪那大漢來的高聳,粉碎此人間幽境。那大漢毫不睬會世人鄙夷的目光,兀安閒追敢那少年,那少年倒是風趣的緊,也是滑溜的很,好似成心要逗世人一樂。
何故叫做胡蝶泉,乃因萬千胡蝶銜串齊聚而得名。通過石坊大門,來到石碑近前,但見其上大書“胡蝶泉”三個鎏金大字,字體清臒,雄渾遒勁,恰是前朝大理天子所書。當時大理國已亡,其境全由蒙古統領。如此盤曲而行百餘步,隻見古木聳入雲端,遮天蔽日,便有一方清泉嵌於其間,這泓碧綠的深潭,便是馳名的胡蝶泉了,泉約五十米周遭,深一丈有許,最深可達六丈餘。泉底滿是石鏡徹成,泉水澈底清麗已極。每逢蝶蝴泉會其間,胡蝶齊聚,人間嘉會,不管帝皇官宦,布衣百姓,特彆大理國的俊男秀女結隊成行,撫玩佳景,時而久之,商定成俗,遂於四月十五這一日胡蝶最盛期,乃定為胡蝶會。
世人見到那大漢每伸手將要抓去,心中全都不由為之一顫,唯恐那少年就此給那大漢抓去,有幾人正待要脫手互助那少年,卻見那少年早已避開,這才停足細觀,察知那少年的輕身工夫遠在那大漢之上,是以那少年每次雖屢遇凶惡,實是全憑著那極奇妙的身法得以逃脫,不管那大漢如何發揮高深猛惡的抓擊那少年,每次總能履險覆夷,戲弄那大漢於掌股之間,使那大漢莫名其妙,丈二和尚摸不著腦筋。
世人正目睹這罕見娟秀萬狀的聖景,一時目馳神醉,彷彿夢中瑤池。不料給一聲大喝驚醒,有如晴空裡一個焦雷,震得世人全都心搖肉顫。
看那少年能有多大年紀,實在工夫實是有限的緊,如何能與那大漢的數十年功力相抗?但少年人年青氣盛,受不得旁人半點言語相激,果聽那少年哼道:“你又是甚麼豪傑豪傑了,也敢在小爺麵前聒噪,冇的沾汙了小爺的清聽,若識相的話,從速給小爺我滾得遠遠的,免得小爺多費手腳,讓你多吃瑣細苦頭。”他這一說,實是亮瞭然接下對方的應戰。那大漢也不憤怒,反而是笑嘻嘻的,實是令人費解。那大漢心中想道:“哼,先讓你這臭小子對勁一會兒,等下叫你嘗一嘗老子手腕的短長,就知是誰有苦頭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