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又問:“那諸君覺得,老夫寫些甚麼纔好?”

呂林一抻手道:“弟子還穿戴教員的衣裳呢,教員莫非就不能穿弟子的鞋?”

王粲聞言,既打動又衝動,好不輕易才平複情感道:“此文名為《百句文》,請諸公垂聽!日月經天,江河行地。鬥轉星移,四時更替。雲行雨施,電閃雷殛......大漢江山,縱橫萬裡。鐘靈毓秀,瑰奇絢麗。天下昇平,四海歸一。”

“教員,快請把鞋穿上!”

冇過量久,呂布跟著盧植來了。本來丁原也收到了請柬,但他若來,呂布這個當義子的不跟隨擺佈不免被人詬病,但若跟著又擔憂被人思疑盧植跟呂布的師徒乾係徒有浮名,為著呂布的將來著想,丁原便不籌算赴宴了。

蔡邕這才發明本身冇穿鞋,嘲笑道:“一聽你來,內心歡暢,就給忘了!”

本來此舉有些無禮,但因他年紀小,算是童言無忌,也就無人指責,而蔡邕非常看重他,更不會介懷,隻淺笑道:“為英才執筆,便如為明主執鞭,此是老夫之幸之是,小郎君儘管頌來!”

細細摩挲一番,蔡邕顫抖動手指,躍躍欲試,道:“筆墨服侍!”

“嗬嗬,他們不懂,他們不懂!”

呂布又道:“所幸偶得一造紙良方,造出了新紙,昨日蒙陛下厚愛,賜名為‘忠義’紙,先生是書畫宗師,這紙到了先生筆下,纔算是物儘其用!”說著,放案大將布包翻開,將白紙一展,因著黑布的對比再加上陽光的暉映,使得這紙白得刺眼,吸引住世人的目光。

隨即脫下鞋還給呂林。世人這才知呂林這個當弟子的把鞋給了教員,倒是不失弟子本分,也就無人再苛責。

蔡邕道:“賢侄,這實在是太貴重了!”

話音一落,蔡邕也隨之擱筆,讚歎道:“小郎君果然是天縱奇才。蒙學文章最首要便是淺顯易懂,便於孩童學習。小郎君這《百句文》用字淺近,朗朗上口,易記易頌,卻又包括了天文地理,民風傳說,家國天下等等,實在可貴,可貴!”

呂林報之一笑,已然明白王粲的意義,固然冇有外人曉得,更冇有裁判,但這便是兩人之間的較量,王粲是為了心安理得的擔當蔡邕的書,呂林則是為了體係嘉獎!

“小郎君之文好,大宗師之字奇,當真是相得益彰!”有人將話題轉到蔡邕的字上來,畢竟蔡邕纔是宴會配角!

世人紛繁稱是。蔡邕也隻好收下。

蔡邕謙善道:“滿是奉先這‘忠義紙’的功績啊!”隨後將這幅字贈送王粲,道:“小郎君贈我以文,我以字還贈,可切莫推讓!”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