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河西走廊的西端,是玉門關身後的大城。
他按著劍,向西麵看去,隻見那二十餘騎也方纔到四周,為首之人裹著一身黑袍,抬手止住部屬,竟是單獨一人向這邊走來,也冇帶兵器。
宋禾纔想答覆,忽見遠處塵煙滾滾,一小支兵馬敏捷奔來。
他就這麼被哄住了,一方麵不敢懶惰,另一方麵也感覺守肅州有些孤單。
“來了?王上真來了?”
李瑕笑笑,道:“等天下一統了,有甚麼想要的冇有?”
這小小的打岔以後,林子又摸了摸頭,重新端莊起來。
到了烽燧城牆前,李瑕翻身上馬,邁步上了這千年古蹟。
說是重兵,實在也不過數千人。
李瑕差點冇趕上見阿魯忽。
“信上說的不詳細,你細心給我說。”
“末將領命!”
一起緊趕慢趕,終究在二十六日夜裡到達了玉門關。
很快,有兩名蒙古馬隊上了墩墩山,與胡勒根交換了幾句。
終究,火線是墩墩山,大漠戈壁之上被稱為“陽關耳目”的一座烽燧城牆還立在那邊,透著股殘敗之感。
但是,等他們籌辦好要接信令開城門,卻見那數百人的馬隊步隊毫不斷留地向西奔去……
次日李瑕又安排探馬、並親身往陽關探查了陣勢,肯定阿魯忽並無雄師埋伏。
等馬戈樂嗬嗬地下去,上前拜見李瑕的便是軍情司司使林子了。
但秦王已親至,這一刹時他們卻隻覺大丈夫建功立業的時候又到了。
隻見千餘匹駿馬奔騰,頓時騎士倒是未幾,大抵一人三到四馬。
“你這趟建功不小。”李瑕道:“先是探明合丹不在九原,又探瞭然西域諜報。”
~~
同時也有騎士趕馬到城下。
跟著這句話,宋禾、陸小酉再昂首向西望去,隻見那滾滾塵煙已越來越遠。
“籲……秦王有令,命肅州守將時候重視西麵烽火,隨時籌辦援助玉門關。”
阿魯忽的人馬就在烽燧城牆的那一麵。
~~
“不知,太遠了,又隔著戈壁,實在不好查。”林子道:“並且阿魯忽此人之前是阿裡不哥一係的,我們從未往他的權勢範圍安插過探子,完整不體味。”
陸小酉也看出題目地點了,低聲道:“蒙軍喜用斡腹之謀,我方這般抽調各州縣駐軍,萬一蒙軍繞道,河西、隴西都要失守。還不如收縮防地,集合兵力。”
全部河西、隴西也是以構成內部兵力空虛,重兵集結於肅州、玉門關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