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先將軍。”矣格用生澀的蒙語喚了一聲。
矣格看向這年青人,見其邊幅漂亮,氣度不凡,看長相必定不是蒙前人,不由問道:“你是誰?”
“段將軍,再見了。”
高泰祥死、段興智降,矣格卻一向到客歲才歸降蒙古,受封為“羅婆萬戶侯”,亦是世侯。
這個小圈套,他剛纔冇重視到。
這段延慶的一長段話用蒙語說出來,說得非常順暢,矣格學蒙語不過數月,聽得不大懂,隻好又問身邊的通譯,好久才明白過來。
既然歸降了,矣格也不是兩麵三刀的人,舍利僧多次派人來勸他叛逆都被他嚴辭回絕。
矣格心中起疑,又向也先問道:“鎮守將軍,要不要到前麵寨子歇一歇?”
俄然,有人“哎喲”慘叫了一聲。
這般想著,矣格再次看向也先,卻見開口的還是那段延慶。
段延慶笑了笑,忽道:“當年我太祖天子在滇東時,減稅糧半,寬徭役三載,官方稱‘凡牧牛、牧馬,雞鳴犬吠之處,皆段氏為王’,故得羅婆部推戴支撐。今大蒙古國對你羅婆部的征瑤,可重了?”
“段延慶,大蒙古國行軍斷事官,我祖父乃舊大理國神宗天子第四子……”
也先冇應,目光浮泛看向火線,像是個傻子。
“佰將,我這腳,遲誤了行軍如何辦?”
“怪不得會呈現在這裡。”矣格又問道:“那段將軍?”
羅婆部鼓起於隋唐年間,段氏建大理國時,向滇東三十七部借兵,彼時羅婆部權勢最大,有“雄冠三十七部”之稱,算是大理國的世襲諸侯。
一起上矣格都有在摸索,卻見段延慶對大理、蒙古的風土情麵信手拈來,舉止磊落,一派世家風采。
大理國除了諸部山民,大部人的形貌與宋人實在相差無多。
“啊!”
段延慶神采冷冽,道:“也先將軍追擊宋軍返來,要南歸善闡城,路過此地,如何?不能從羅婆部過嗎?”
他有很靈敏的感受,認識到羅婆部這些山民已經有了防備。
這是一個摸索。
山林裡密密麻麻都是人,兩邊甫一打仗,便聽有人用彝語喊道:“蒙古將軍也先在此!你們羅婆部是反了不成?!”
但他轉頭一看,隻見楊奔正拿著長矛對著洪阿六猛抽了幾下,嘴裡用蒙古語痛罵了幾句。
矣格一愣,道:“這是甚麼意義?”
反倒是也先身邊一個年青人用蒙語喝道:“為何攔住來路?!”
但矣格心中還是有些迷惑,因而抬了抬手,道:“請段將軍隨我去拿糧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