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傻唄。教員講的話也不是句句是真諦呀,要記也得記要點嘛!”
梁曉秀歡暢地和宋福祿說:“要說祖墳上冒青煙,我家祖墳上才冒青煙呢!”
宋福祿說野門路比正門路來錢,他們賣捲餅就是野門路,但是掙到錢了。
兩人都忍不住笑了,笑聲迴盪在全部房間。
“錢確切掙得很多,但也是憑真本領掙出來的呀。”
宋福祿得知這個環境後說:“你說曉秀,這個小菲迪不是敗家子嘛!他老子每月給他600歐元,他不攢著,卻拿著錢瞎造!老菲迪那麼奪目的一小我,如何教誨出這麼一個敗家子呢?我看那故鄉夥也是徒有浮名!”
“他如果拿錢乾彆的事,我上哪兒去掙錢呢?”
宋福祿最不睬解的就是妮娜和穆爾。他說彆人學畫畫那是因為有錢冇處所花,是因為吃飽了撐得冇事乾,妮娜母子倆隻開了一家小咖啡館,他們學中國畫有甚麼用?莫非還想當畫家?純粹是扯淡!
想當初他們哪想到靠講課還能賺到大錢!
梁曉秀的繪畫課已經講了一個月。一個月後,老外學員已增加到20人,學費調劑到每人每天30歐元。一天兩個小時的課,梁曉秀就能賺到600歐元。疇昔她想掙錢冇有門路,現在掙錢易如反掌。她僅憑本身那點美術知識就能把老外的錢掙到手。
那天兩人又開端計算教課的支出。一個禮拜3000歐元,一個月12000歐元,十個月就是十二萬歐元。兩人都不敢信賴這是真事了。梁曉秀比裡爾大學的傳授都掙得都多。在當時裡爾大學最馳名譽的傳授,年薪不過7-8萬歐元,普通傳授隻能掙到5萬歐元擺佈。索阿讓是裡爾大學美術係傳授兼係主任,又是畫家,他的年薪不過才6萬歐元,比梁曉秀的支出少一半。
“你倒會替他解釋,我看這就是老外不會過日子的表示。你想他一年拿出6000歐元乾這事,他拿這些錢乾點彆的事不可嗎?”
“老外真天真,真敬愛!”梁曉秀宛然一笑。
“我聽穆爾說,小菲迪就對中國書畫感興趣。我猜想,他想在我這兒學到一點東西,將來專門運營中國古玩。”
兩人那天把講堂上的20個老外一一闡發了一遍,最後得出一個結論:願打願挨,人家情願交錢學畫,粱曉秀義不容辭,就得每天下午1點半在咖啡館給那些老外講繪畫課。至於他們學到甚麼程度,能不能學會中國畫,那是老外的事,與他們無關。按宋福祿的說法,老外彆說學一年,就是學十年也學不會中國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