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大海,你如何返來了?”院子裡,一名年僅四旬的中年婦人正被一名十三四歲的女孩扶著從堂屋裡出來,見到趙大海不由得欣喜地問道,“虎帳那邊肯放你們走了?
其他的村民饒有興趣地趴在牆頭往院子裡張望,村莊裡可從冇來過如此多身穿錦衣的朱紫們。
“我們英勇作戰,斃敵五百九十一人,俘虜三十六人,這份戰績對衛所軍隊來講已經充足光輝。”趙洋瞅了一眼董滿貴,沉聲說道,“不管誰問起,我們都要一口咬死這個說法。”
“忠武王高深莫測,他的行跡實在難以猜想。”董滿貴聞言搖了點頭,在大明的文武百官中他最怕的就是李雲天,因為李雲天經常喜好不按常理出牌很難猜到他的心機。
第二天上午,李雲天領著鄭良和李宜安等一眾三品以上的文武大員換便裝分開了定海縣縣城,他此次隻帶了數十名侍從和保護,包含寧波府知府在內的其他官員都冇能得以跟從,可謂輕車簡從。
見此景象,保護們立即走上前把李雲天和鄭良等人護在了中間,與那些衣衫襤褸,麵黃肌瘦的村民隔開。
“我們不是臨陣脫逃,而是避其鋒芒將倭寇引到鎮外與交兵。”趙洋聞言再度皺了皺眉頭,開口改正了董滿貴的說法。
“娘,我返來了!”來到一個有著低矮泥巴院牆的破敗宅院前,趙大海興沖沖地排闥走了出來。
“趙兄,我已經訓戒了那些新兵,並且承諾給他們每人百斤口糧,他們不會再在王爺麵前亂開口。”一名身材肥胖的武官走了出去沉聲向趙洋說道,此人是定海衛批示同知董滿貴,定海衛的二號人物。
……
董滿貴聞言微微點頭,暗自鬆了一口氣,在內心禱告定海衛能躲過這一劫,不然的話不但他和趙洋,恐怕很多人都要掉了腦袋。
“大海,你如何返來了,他們甚麼時候返來?”
定海衛批示使司衙門,後宅。
“大海哥哥!”車隊在村口停了下來,當圓臉兵士從馬車車廂裡鑽出來時,那幾名小童立即認出了他,鎮靜地迎了上去。
“小弟明白。”董滿貴聞言向趙洋微微一躬身,有些擔憂地望著他,“小弟是在擔憂那些被我們砍了腦袋的刁民,如果他們的家人趁著忠武王來鬨出一些亂子,那麼事情可就糟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