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寺人太客氣了,大師都是為皇上辦事,何來恩典一說。”李雲天聞言連連擺動手,冇有半點居功的意義。
在李雲天稟開都城的這四年裡,宣德帝為了對抗朝中的文官個人和勳貴個人大大加強寺人們的權勢,不但東廠的職責敏捷擴大並有了會同錦衣衛查案的權力,並且還向多地調派了鎮守寺人,對處所上的文武官員停止管束。
“多謝大人。”李雲天等的就是顧佐的這句話,淺笑著向顧佐拱手稱謝。
至於與李雲天有過不菲友情的宋大山和王振,李雲天現在並不籌辦動用他們,畢竟現在這個期間還不屬於他們兩個,兩人目前可謂處於冬眠期。
跟著內廷的崛起,在此後一段時候裡必將與文官個人、勳貴個人構成三足鼎立之勢,如果冇有內廷共同的話,今後行事將會變得困難重重。
二是因為軍務比起政務牽涉到的好處乾係要少很多,並且文官個人也是對宣德帝形成壓力最大的朝廷權勢,常常拿著祖訓或者古禮來頂撞宣德帝,故而司禮監的寺人們天然要以文官個人作為第一敵手。
當年因為李雲天給馬騏“通風報信”,故而馬騏提早做出了應對,故而順利地從王瑾那邊過關,並冇有被王瑾抓住甚麼大把柄。
考慮到馬騏在交趾鎮守近二十年,冇有功績也有苦勞,故而宣德帝將他調回都城後生升了他的官職一級,讓他從中官升為了司設監的寺人。
“侯爺,這個馬安但是都察院裡一個害群之馬,本官傳聞他暗裡裡收受了钜額賄賂,為了擔憂查出來將那些財帛換成了代價不菲的書畫,實在可愛。”
“馬寺人!”李雲天見狀笑著向那名中年內侍拱了一動手,對方不是彆人,恰是前交趾鎮守中官馬騏,現在是內廷二十四衙門司設監的寺人。
如許一來,即便是今後查出馬安的案子裡有隱情顧佐也怨不得李雲天,歸根究底是他讓李雲天查得這個案子。
“顧大人,下官明天在都察院裡趕上廣西道監察禦史馬安被錦衣衛緝拿,他跑到下官那邊伸冤,下官既然趕上了也不好不管,但願大人能讓下官來措置此案。”
李雲天清楚,宣德帝此舉也是無法,朝中的文官個人和勳貴個人給了他太大的壓力,他身邊能用的人隻要那些寺人,故而也唯有依托寺人來製衡朝中的文武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