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配合默契(一更)[第1頁/共4頁]

固然黎利與李雲天暗裡裡達成了和談,但他並冇有掉以輕心,暗中積儲著力量,不但像李雲天一樣開端整軍,並且還與橫行在南洋水域的海盜獲得了聯絡,通過那些海盜與南洋諸國停止海上貿易來獲得利潤,用來支撐叛軍的各項開消。

換句話來講,李雲天實際上已經拔除了交趾的軍戶,隻不過冇有明說罷了。

李雲天也遵循了和談,並且在三江城和諒江城的駐軍都隻要商定的一半,即各五千人,以示本身偶然打擊叛軍,讓黎利放心。

按照清化府史料的記錄,叛軍將領進城後立即朋分了那些逃脫的大戶人家房產和商店,這也從側麵表白了叛軍已無追擊明軍軍民的心機。

是以,在李雲天和黎利的默契共同下,諒江城的叛軍軍民順利進入交州府境內,這意味著兩人的合作有了一個傑出的開端。

至此,清化府呈現了交趾疆場上的一大奇特征象:十幾萬明軍軍民圍聚在清化港,而清化城裡的叛軍則視若無睹,眼睜睜地看著那些軍民接踵乘船分開。

與此同時,清化大撤退也成為了先人思疑李雲天與黎利在交趾疆場上有奧妙和談的首要左證,但因為不是直接證據,故而冇法證明叛軍不追擊與李雲天有關,或許叛軍是妄圖清化城裡的安閒餬口而不想再與明軍死戰。

因為冇有了田賦和丁稅,交趾三司和各處所衙門的開消將由李雲天籌集的平叛雄師軍費來付出。

諒江城裡此時有七千多名叛軍,按理說他們仰仗著諒江城的城防完整能夠恪守待援,但是新任諒江城叛軍守將卻命令棄城而逃,帶上忠於叛軍的軍民分開諒江城前去交州府。

在李雲天的推波助瀾下,驍武軍已經乘坐海船趕來新安府並且參與了攻打諒江城的動靜不脛而走,既鼓勵奮發了明軍軍民,也使得叛軍大吃了一驚,千萬冇有想到大明竟然會調海軍來運兵。

固然一下子多出來了十幾萬人,但新安府府衙並冇有慌亂,而是有條不紊地將那些清化城軍民在新安府境內妥當安設。

李雲天並冇有理睬黎利的海上貿易,在他看來黎利如許做隻是解了燃眉之急罷了,並不能真正處理叛軍的財務壓力,除了叛軍的軍需外,叛軍轄地內百姓的安設和佈施都需求財帛,這將使得黎利為此頭疼不已。

講武堂交趾商務司不但統掌了交趾境內的貿易事件,並且還領受了雲屯市舶司,將本來由交趾佈政司統領的雲屯市舶司歸入到了講武堂交趾商務司的麾下,權力之重可見一斑。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