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朕就等著,三年後一較你的這支新軍與京軍是非。”宣德帝見李雲天打下了包票,因而伸手重重地拍了一下桌麵,朗聲說道,他倒要看看李雲天能練出一支甚麼樣的軍隊出來。
這使得永樂帝數次北征,重創朵顏三衛,但朵顏三衛並不甘心,持續與明朝纏鬥,並且南下進入了灤河地區駐牧,是為大明北方一大隱患。
靖難時,永樂帝貧乏馬隊,故而向朵顏三衛借來了三千精銳的馬隊,成為了靖難軍一支首要的力量。
大寧都司被京畿都督府分了一部分兵力和地盤後,現在的轄地在山海關以北地區,隻要17個衛和1個守禦千戶所,額定兵員十萬高低,實際有八萬餘人。
楊榮的意義是找個由頭將安義候白德祥調回都城,彆的調派一名信得住的勳貴前去擔負山西行都司的都批示使一職,以免山西行都司將來危及京師。
“陛下,兵法有雲,欲先取之,必先與之,既然陛下已經承諾了漢王的‘安民四事’,那麼不如‘從善如流’,隻要漢王所奏之事,那麼皆於許之,漢王必將是以而輕視陛下,進而驕橫傲慢,心生懶惰。”
因為蒙前人稱朵顏衛為“兀良哈”,是以朵顏三衛也被稱為兀良哈三衛。
如果是洪武帝和永樂帝,那麼絕對會毫不躊躇地將漢王擒來京師問罪。
下午的時候,宣德帝已經召來了楊士奇、楊榮和黃淮來商討此事。
楊士奇的態度則比較保守,以為此時不宜動白德祥,應當向其施以皇恩,采取安撫的手腕。
畢竟白德祥在山西行都司運營日久,又是漢王的親信,新到任的都批示使短時候內難以掌控局勢不說,萬一激憤了漢王,使得漢王感遭到宣德帝要對其動手,那麼很能夠會逼得漢王起兵造反。
“京軍缺員如何?”宣德帝這一下倍感震驚,隨後下認識地問道。
永樂帝即位後,為了“酬謝”作戰有功的朵顏三衛,決定將大寧衛封賜給他們,給他們封官加爵,並且在開原、廣寧兩地開設互市,供朵顏三衛諸部與明朝買賣。
漢王接到宣德帝的信後暗中鬆了一口氣,看來宣德帝並不想招惹他,同時心中對宣德帝輕視了幾分,以為宣德帝軟弱可欺。
李雲天沉吟了一下,憂心忡忡地說道,“朵顏三衛一向想進入大寧衛,太宗天子在北征阿魯台的時候曾授予其重創,可其仍賊心不死,若今後持續擾亂,我大明大寧都司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