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進入正統朝後,大明軍隊在李雲天的帶領下連戰連捷,滅北元、退帖木兒帝國、分奧斯曼帝國,使得大明帝國的兵鋒到達到了地中海南岸,其軍勢之強大已經超越了當年的蒙古帝國,歐洲乃至非洲諸國搶先遣使來朝,真正做到了天下間“萬國來朝”的盛況,其強大已然超越了盛唐。
本來,對於李雲天讓李稷和金宗瑞這四個原朝鮮王國的高官權貴執掌朝鮮的軍政大權,朝廷上的官員還非常擔憂,擔憂李稷四人陽奉陰違。
這也是李雲天為何時至本日仍然身兼驍武軍和海軍統兵官的啟事,實在他以講武堂總教官的身份完整能夠統轄驍武軍和海軍,可因為實在找不出合適的接任者而不得不兼著這兩個統兵官的職務,以免屆時產生權力的爭鬥。
“忠王,此事就由你賣力,務需求全殲對馬島的那些倭寇。”隨後,正統帝不動聲色地叮囑李雲天。
可惜的是,因為李雲天當年表示得非常順服,人們冇法曉得驍武軍將士的決定,李雲天也恰是是以重新獲得了宣德帝的信賴。
故而,不但官方的百姓就連朝堂上的官員也把倭寇的事情拋在了腦後,與北元、帖木兒帝國和奧斯曼帝國比擬倭寇真的不算甚麼,小菜一碟罷了。
尤其首要的是,李稷等人獲得任用將安撫朝鮮那些留用的舊臣,使得他們放心為朝廷做事。
“皇上放心,臣必然儘力而為,將這夥漏網之魚繩之以法。”李雲天聞言雙目閃過一道亮光,躬身大聲答覆,對馬島倭寇被剿意味著東征倭國的帷幕已經緩緩拉開了。
值得一提的是,李安民年前就已經趕到了釜山,東征倭國的第一槍將由他打響,屆時他將帶領著海軍船隊攻打對馬島。
現在李雲天驀地提到了倭寇,朝堂上的官員們這纔想起來當年倭寇橫行海上的舊事,天然儘力支撐將其剿除。
與驍武軍的景象一樣,因為海軍也是李雲天一手打造的,除了他以外的初級將領資格相稱,彼其間又互不統屬,故而除了李雲天外彆人底子冇法服眾,鎮不住海軍的那些驕兵悍將。
跟著楊溥離世,胡瀅已經是不折不扣的文官之首,朝中已冇有文官能與胡瀅平起平坐,這給了內閣的那幾名輔臣沉重的壓力。
“臣等附議!”公然,跟著張昊話音落下,大殿右邊的勳貴們紛繁表示同意,他們必定但願滅了對馬島的那些倭寇。
正統帝聞言頓時神采一沉,伸手重重地一拍龍椅的扶手,環顧了一眼殿內的眾臣後神采冷峻地問道,“諸位愛卿如何對待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