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4章 疏言十第事[第1頁/共4頁]

“皇上有旨,退朝。”宋大山尖著嗓子大聲向現場的文武百官大聲喊道。

“皇上,臣翰林侍講琉球有本上奏。”當一名文官退下後,一名正六品的中年官員抬步走出行列,來到殿前向正統帝一躬身,施禮後沉聲說道,“臣有疏言十事,望皇上采取。”

實在,這些事情交給各大部院衙門去做便可,可為了彰顯天子的權力和嚴肅,必必要拿到太和殿服從正統帝的示下,然後才氣予以實施。

在都城各大部院衙門中,講武堂官員的奏本最為惹人諦視,內容與悠遠的波斯灣有關,因為明軍遠征軍的到來激發了波斯灣本地權勢的發急和仇視,故而需求增加第二批前去波斯灣的遠征軍數量,不然難以在波斯灣安身。

大殿上的文武眾臣也暗自對視了一眼,冇想到劉球竟然會提到這件事情,這無疑是向內廷挑釁。

究其啟事,是年幼的正統帝現在還冇有掌控妙手裡的政權,朝中的政務被文官個人所主導,不然那些文官那裡有這麼大的膽量,擱在洪武朝和永樂朝早就一刀給哢嚓了,說不定還要滿門抄斬。

李雲天就立在殿前,是以清楚地重視到了正統帝神采的竄改,心中感到一絲無法,文官個人此舉豈不是把正統帝往內廷那邊推。

如果把劉球剛纔的那番言語翻譯過來的話,就是指出正統帝常日裡訪問大臣並不像洪武天子和永樂天子那樣勤奮,並且很多事都不親身出麵措置而交由彆人代庖,因此導致“權歸於下”。

正統帝的臉上禁不住閃現出一絲怒容,劉球話裡的意義是坐視麓川兵變,任由那些叛軍占據麓川?還是在諷刺他冇有軍事才調?

彆看劉球的官階隻是六品,一旦外放的話那麼起碼也是個正四品的知府,不曉得有多少人文官削尖了腦袋想要進入翰林院,翰林侍講屬於士大夫的上流人士,在文官中具有著很高的職位和名譽。

在大殿上眾臣的諦視下,劉球神情嚴厲地望著龍椅上的正統帝,“皇上臨禦九年,事體日熟,願守二聖之陳規,複親決之故事,則政權歸於一矣。”

“散了吧。”半晌以後,見大殿上無人出列啟奏,正統帝從龍椅上站起來,麵無神采地向宋大山說道。

是以,李雲天耐煩聽著劉球的上疏,在劉球的疏言十事中,大部分是選賢任能、清除吏治和停止興作一類的陳詞,這使得李雲天心中略微鬆了一口氣,但願劉球不要去捅馬蜂窩。

按理說,正統帝本不會跟劉球計算,劉球對麓川戰事的談吐不過是鬚生常談罷了,可劉球此次開口挑選的機會不對,是以正統帝聽起來就特彆刺耳。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