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禎一愣,微不成查地皺了下眉。
“但從君命。”諸位大臣拱手迴應,他們也有些獵奇那所謂的異人。
因而趙禎便命王守規將那名異人請到殿內,冇想到王守規出去以後,竟領著一個看似隻要十5、六歲的少年回到了殿內。
聽到這話的趙暘臉上暴露了難堪之色。
殿內諸人聽了感受有些驚奇,龐籍更是忍不住質疑道:“我觀小郎君年事不過十5、六,這年齡怕是尚不敷遊曆罷我大宋地區……”
在此期間,那名少年也用獵奇的目光看向趙禎,看向這位全部殿內衣冠最為華貴的趙家天子,半晌後拱手作揖,用略顯古怪的口音拜道:“山野漢民趙暘,拜見陛下。”
未曾想剛過新年便天現日蝕,朝野震驚、萬民驚駭;又傳河北再現水患,數十萬人流浪失所,這令貳心中鬱鬱,遂罷上元燈慶、停作樂之事、以示記念。
他感覺趙暘不知“修起居注”一職,正要解釋一二,卻見趙暘一邊抬手製止,一邊嗤笑道:“不必解釋,我曉得修起居注是如何回事,記錄天子言行嘛……不過,自宋太宗以後,這起居注另有甚麼可托度麼?我看注不注兩可。”
固然他也猜到這名少年的獻圖之舉必有所圖,但如何也冇想到對方的目標竟是要求與他“暗裡一敘”。
這位方纔年過五旬的老臣毫不承情,畢竟以他現在的資格,隻要不出甚麼不測,今後榮登相位那是必定的,何必承情?
“是。”趙暘麵色如常,微微一點頭。
五十三個大宋?
這小子……
這日,趙禎與陳執中、文彥博、宋庠、龐籍、高若訥、葉清臣、梅摯幾人於垂拱殿西殿商討河北賑災之事,曾公亮在旁賣力起居注,忽有內官手捧一塊絹布來報,說是宮外來了一名異人,自稱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今欲向趙家天子進獻《七洲五洋圖》。
王守規大驚,失聲道:“狂悖小子,竟敢對官家如此無禮!”
當然他並未發作,畢竟這是在官家麵前,何況殿內還侍立著賣力記錄天子言行的起居注官員曾公亮,若他是以失態,就算官家不見怪,也不免會被曾公亮在起居註上記一筆“禦前失禮”,乃至另有能夠被寫入史冊。
趙禎先是一愣,隨即雙目逐步睜大,臉上儘是惶恐與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