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真印訣[第2頁/共4頁]

這是自弘梵刹立寺以來在弘揚佛法、濟世渡生中有大功德的幾位高僧的長眠之地,近萬載的工夫隻要六位高僧有資格在這裡立塔。六座塔如同它們的仆人生前一樣,不求貴顯於人前,隻是靜穆而又持重地隱在山林當中,任由光陰的刻刀在它們的身上留下印記,偶爾有山風掠過,帶來遠處的幾聲鳥鳴,顯得這裡更加清幽。

……

“快去完成本日的課業吧,要不一會兒悟性又要來催了。”說完三師兄就將身前的紫檀木盒悄悄地放在本身的懷裡,然後像悟空方纔一樣開端抄起經來。

“者!”

留課業算是三師兄特有的端方,不但是留,第二天還要查抄。而每天來的時候擺在本身案上的經籍,就是當天要學習的內容。三師兄皈依前曾經高中狀元,留課業就是十年寒窗苦讀留下來的風俗,估計是佛祖要借他之手、讓悟空在這個天下補足前兩輩子欠下的功課。

悟空在每座法元禪師塔前拜過禮後,沿青石條砌成的台階下行,來到一座樸實淡雅的修建前,青磚灰瓦、單簷翹角,顯得新奇而又鬆散,匾額上濃墨重筆寫著三個深紅色的大字――藏經閣。

仍然跌坐在那邊的三師兄也口吐真言,聲音陰沉沙啞,帶著莫名的磁性。雙手的手指劃出奧妙的軌跡後,在胸前結成一個獨占印,向他身上堆積的六合之力像是遭到了甚麼反對似的,冇法再進一步。

“……謄寫經藏和真言不但要寫在經冊上,還要借觀想烙印在心識中;真言做的隻是喚醒心識和身材的影象;而指模則是本身和六合相同的橋梁,任何一絲差彆都不會獲得六合之力的完整承認……”

跪坐下來的悟空先從書案下方拿出一卷白絹,放在麵前書案上用雙手撫平,接著左手重柔而又遲緩地翻開擺在書案左邊的一本經籍,這本經籍的桑紙已經有些泛黃,邊角也開端乾裂,看上客歲代相稱長遠。右手拿起書案右邊架在墨硯上的羊毫,一字一句地將經籍上的筆墨鈔繕在白絹上。房間裡很溫馨,隻要幾近低不成聞的頌經聲、和偶爾傳來的經籍翻頁的聲音。

見三師兄看向本身,悟空兩腿略分,身形微坐,雙手十指緊扣,左手在外,右手在內,在胸前結了個外縛印,同時口吐真言,四周的六合之力彷彿是遭到了甚麼力量的指引,向著三師兄和悟空的身上堆積。

“你的外縛印結的不對,結印時食指和中指之間的間隔要再近兩絲……小指的速率太快了,要重視和彆的手指同時結印……內縛印結的太緊了,印不是結的越緊越好,要保持必然的彈性,如許便利結下一個指模,也有助於手部氣血的流轉……”在悟空統統的師兄當中,三師兄是最有耐煩、也最會教人的,與他那冰冷的神情完整相反。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