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遇春以英勇無敵著稱,一樣是天境虎將。此時氣力還未規複到頂峰,但也是疆場無敵。
“你們說的都不錯,但不管是坐視淮軍南下,還是派精銳北上攻打揚州,都不成取!”
朱元璋差了一點點,但也是僅次於孫吳韓白、衛霍李嶽的層次,如果把他和汗青名將比擬,絕對是天境的武將。
他再親身領兵出征,和常遇春聯手,晉軍豈能是他們君臣的敵手?不需求動用全數兵力,隻需求抽調明軍的精銳便可,所需求破鈔的糧草,也能通過就糧於敵的體例處理……
說道最後,朱元璋的目光鋒芒畢露。
並且,朱元璋當初之以是能成績大業,不就是靠著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九字真言麼。
李世民的領兵才氣和李靖相差彷彿。
更明白朱標在朱元璋心中的職位。
一個統禦才氣幾近頂級的統帥、君主,加上疆場無敵的虎將。
也就是在自家兒子,特彆是太子朱標麵前,朱元璋的表情纔會如此鎮靜。這一點,金陵的統統文武都明白。
朱元璋說著,大步走到了中間吊掛的輿圖前,指了指應天府的西南。
如果明軍東麵冇有劉裕相隔,直接和蕭道成比鄰,那麼淮軍隻要敢南下,明軍便會直接穿過蕭道成的地盤,聯手孫堅對於淮軍。
這主如果看戰績給出的評價,畢竟李唐能得天下,李世民能占有百分之七十乃至八十的功績。
以是李文忠的建議,也隻是聽起來可行,但履行起來結果並不明顯的那種。
實際上,在說這些話的時候,李文忠心中有些無法。
“不過我軍方纔結束大戰,需求時候清算兵馬,而劉裕、陳霸先也不必然能和我們聯手,以是眼下我軍隻能看著淮軍渡江,比及休整結束後再行出兵!”
並非是李文忠無能,而是明軍和淮軍的環境就如許,冇有甚麼體例彌補。
淮軍雄師南下對於東吳孫氏,代表短時候內不會出兵金陵,劉裕家底比他更薄,結束大戰後短時候內也不會對外出兵。
朱標眼神一動,頓時有所明悟。
7017k
朱標、李文忠另有殿內的張煌言、楊士奇,隻看到了明軍方纔結束大戰,臨時有力出動雄師,再加上客觀環境,隻能坐視淮軍擴大。
兩軍廝殺,明軍前後一共折損了將近十萬的兵卒,另有大量的糧草兵仗,不管是喪失的兵卒還是糧草輜重,都需求必然的時候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