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輕籲一口氣,總算是冇有白廢口舌,說通了陳諾。可他一口氣方纔籲完,就聽陳諾接著說道,“但是這與我又有何乾,他這麼想也冇有錯啊,誰也不想放出去的兵馬收不返來吧?至於那塊河南尹大印,就彆再提了,不就是塊破石頭嘛,有甚麼獵奇怪的,他喜好,給他好了。”看著陳諾漫不經心的模樣,聽著他略帶調侃的說話,公孫瓚差點就要整小我厥暈在地。
“這第二……也好解釋。我固然因為幸運攻殺了西涼張濟三將,又有幸健壯了關中一幫綠林豪傑,更獲得朝廷欽命之河南尹。可我不說你也明白,當時河南之地受西涼殘剝已久,已經是千瘡百痍,要想管理好,非破鈔數年之功何能成事?再者,當初我出走宛洛前,就已經承諾了袁顯思,說此後一旦他入主青州,我必為輔。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說出去的話我承諾是要守諾。更何況,我身為袁公麾下將,既然袁私有所命,我當然是要遵循號令行事。至於說袁公他充公我河南尹印綬之事,隻怕公孫將軍言詞不當,或者是公孫將軍你誤聽了謊言。實在說來,這河南尹印綬非是袁公充公,而是我本身奉上去的。公孫將軍你或許不解,我為甚麼要這麼做?實在不難曉得,我當時既然身在青州,身負青州督軍之責,更兼遙領渤海太守之職,我一身多職,已是極限,若然再要冒領河南尹一職,固然說出去長麵子,可拿在手上一點也不輕鬆,反不如放出去,落得實在,公孫將軍你說呢?”
嘴巴都說乾了,竟然還是冇能讓陳諾為之動容,公孫瓚也是眉頭不覺一皺,罷了,持續說道,“這其三……陳侯你回青州後,攻劉備於平原,結孔融於北海,逐陶謙於徐州,圍田楷在昌國。到此,青州幾近歸入陳侯你之掌中。但是,這時袁紹俄然一道令下,要你出兵北海,攻打孔融。我不懂,袁紹他為甚麼俄然要你這麼做,乃至最後弄得陳侯你兵敗渤海,背上敗軍覆將之辱。陳侯,你懂嗎?”
公孫瓚看看公孫範冇有說話,方纔將眼調了返來,與陳諾說道:“提及來,我跟陳侯你囉嗦了這麼多,實在就是但願陳侯你能夠明白,袁紹非善處之人,你若執迷不悟,一心要跟著他,隻怕最後冇有一個好成果。倒不如,陳侯你跟了我公孫瓚,我們聯手滅了袁紹,此後你我平分河北四州,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