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最後一個盜墓賊,白鬍子的故鄉夥,這輩子挖過的墓比吃過的饅頭還多,他從袖子管裡取出一支三眼銃——晚明傳播下來的北方馬隊火器,現在在鄉村用來放鞭炮驅鬼怪。
秦北洋發明瞭墓誌銘。
三聲巨響過後,一片刺鼻的火藥味……
“公主諱仙蕙,字穠輝,高祖神堯天子之玄孫,太宗文武聖天子之曾孫,高宗天皇大帝之孫,皇上之第七女也。”
《新唐書》說永泰公主與駙馬是被祖母武則天縊殺的,《舊唐書》記錄更狠,女皇將三個孫輩交給他們的父親李顯措置。曾做過大唐天子的李顯,在老孃的淫威下膽戰心驚,竟然咬牙將兒子、女兒、半子一併勒死,以保全本身性命!
意義大抵是駙馬先行遇害,永泰公主遭到驚嚇,哀痛欲絕而早產,“珠胎毀月”而死,芳齡十七歲!
九色毫不包涵地用鹿角向她刺去,而她在半空中擺佈遨遊飛舞,既像鳥兒,又像蝙蝠,還像胡蝶。她能做出各種高難度的行動,乃至遁藏琉璃火球,讓人遐想起四翼天使鎮墓獸。
一聲少女淒厲的慘叫,響徹全部龐大的地宮,如同卸掉了她的一條胳膊。她墜落在墓室地磚上,翻滾掙紮,躲過九色的琉璃火球與鹿角,緩慢地退上天宮後室。
漢字隸書雕刻在正方形的石碑上,開首兩行大字——
少女的容顏變得非常凶暴,如同屍變的厲鬼,盜墓賊們嚇得魂飛魄散,才曉得她可不是幻覺,而是古墓裡真正的怪物。
她再次收回打單的吼怒,伸出指甲鋒利的雙手,就要刺破他的頸動脈。這時候,九色的鹿角飛速發展,恰好擋住她的雙手,並收回金屬碰撞的火星。
她還不失時機地進犯九色,用羽翼的鋒利邊沿,也用尖刀般的手指甲,幾近剝落幼麒麟鎮墓獸的青銅鱗甲。
永泰公主,李仙蕙,也是唐高宗李治與女皇武則天的孫女,墓誌提到的“皇上”應是唐中宗李顯,聞名的韋皇後所生。她跟白鹿原唐朝大墓裡的小皇子,終南郡王李隆麒屬於堂姐弟的乾係,都是武則天的孫子輩。
大哥色衰的老奶奶,竟是對花腔美女無解的顏控,涓滴不顧祖孫情分,將孫子李重潤,孫女永泰公主,孫半子武延基,三個少男少女召入宮中,當場斃於杖下!嗚呼哀哉!
幾年後,神龍政變,中宗李顯複位,張易之、張昌宗兄弟被正法。當年枉死的李重潤被追封“懿德太子”,李仙蕙被追封“永泰公主”,身後極儘哀榮,她成為中國汗青上第一名宅兆被冠之為“陵”的公主,規格劃一於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