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長安,大明宮,太液池畔,仙鶴紛飛,一千二百年前,公元七世紀末。
武則天更對李隆麒寵嬖有加。恰逢安西都護府進貢一塊代價連城的崑崙暖玉——彼時和田尚稱於闐,並無“和田玉”的叫法。女皇便將這塊暖玉贈送給終南郡王李隆麒,更讓其他皇子非常嫉恨,特彆是同父異母兄長李隆基。
這一日,少年李隆麒單獨深切秦嶺,為樓觀台的老道長采藥,聽聞山間有猛虎吼怒。凡人聽到虎嘯,早已撒丫子跑了快,李隆麒卻揹著獵人的弓箭與小刀,方向虎山行。他見到深穀當中,一隻猛虎截住一頭小鹿。但那小鹿長相奇特,滿身有九種色彩的斑紋,頭頂著成年鹿纔有的烏黑鹿角,絕非獵戶所見的梅花鹿、馬鹿或麋鹿,身形輕巧,雍容華貴,好似佛本生故事中的九色神鹿。落單的小鹿碰到猛虎,自是做了虎口好菜,但這九色神鹿卻不害怕,頂著鋒利的鹿角與猛虎相持,竟讓吊睛白額大虎多處受傷,血跡斑斑而不到手。時價寒冬,老虎饑腸轆轆,除了正麵進犯的雄虎,突有一隻雌虎從背後偷襲,狠狠咬住九色神鹿的後背。幼年的小鹿收回痛苦的鹿鳴。李隆麒想起本身顛沛流浪的童年,無辜冤死的母親,憐憫這隻小鹿,張弓搭箭,百步穿楊,當即射破雌虎的眼睛,接著又一箭射中雄虎的屁股。一雄一雌,兩隻猛虎,嗷叫著灑血逃竄。李隆麒不會趕儘撲滅,隻讓九色神鹿脫困便可。年幼的神鹿見到器宇軒昂的山中少年,竟然纏著他不走,伸出脖子與他密切玩耍。
母親死去那年,李隆麒不過五歲,他被祖母武則天逐出皇宮,放逐終南山,借居道家七十二福地之首的樓觀台。
唐朝曆代的東宮太子,很多都冇好了局,就像李隆麒的多位伯父——李忠、李賢、李賢、李顯……何況李旦做過大唐天子,現在淪為大周太子,日夜煎熬。若無女皇恩準,朝臣如果擅自拜見太子,那就要被正法。
不久,太子李旦又被誣告謀反,苛吏來俊臣賣力審理,對於東宮世人施用酷刑,樂工安金藏剖腹證明仆人明淨。李旦倖免於難,妃子秦氏卻被連累入“巫蠱案”而被正法。
狄仁傑進言武則天,李隆麒熟讀儒釋道三教典範,內修武功,外有武功,可在頓時打天下,亦可在案上治天下,有聖明君主之風采,足以立為儲君,擔當大統。
李隆麒對這塊暖玉愛不釋手,光彩如同羊脂,每遇大事,抖擻熱量。彼時髦為青年畫師的吳道子,曾為終南郡王畫過一幅畫像,便是他佩帶暖玉的少年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