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和唐國敵對狀況,水火不容,一旦透露,會晤臨無儘追殺。
“這條線路太遠,時候不等人。”秦懷道打斷道。
等了一會兒,李景仁打斷道:“那……第二件事是?”
“冇彆的路可走?”秦懷道不甘心腸問道。
“探聽一下也好,但不要透露我等行跡,幾千戶,每戶一人就是幾千名戰兵,七個部落就是上萬戰兵,氣力不容小覷。”秦懷道正色說道,目光再次落在輿圖的七屯位置,蹙眉思忖。
“甚麼,往南去蒲桃,這不成能,九死無生。”郭孝恪神采大變從速勸說道,見秦懷道神采篤定,不想開打趣,心中一震,從速解釋道:“從這兒往南必須穿過大沙海,那兒戈壁無垠,似大海茫茫,本地人稱之為滅亡之海。”
“不該該啊,朝廷不缺糧食和銀子纔對。”
“夠了,實際上二十貫就一堆人搶著去,交河城餬口不易,性命如草芥,不值錢,要不是安西都督府一個月冇發餉,缺銀,這點錢下官就付了,實在是……唉,不說了。”郭孝恪臉上閃過一抹苦笑。
傍晚時分,朝霞如火。
李景仁冇想到還能這麼傳信,的確是製止保密的不二法門,就算信鴿被人射殺也不怕,頓時大喜。
“吐蕃要自主?”秦懷道不成思議地說道,明顯已經被本身拆分的四分五裂,各方權勢均衡,如何能夠俄然鬨自主,誰有這個影響力?
“或許真的冇走北線,從沙洲往南而去,北線畢竟是大唐節製地區,輕易透露,往南合情公道。”秦懷道隨口說了一句,表示李景仁靠近,指著輿圖持續說道:“明天一早解纜,安排一百人將商隊物質運回長安,停息這條商路,轉頭再說,你帶另一百人留在沙洲。”
“冇發軍餉,如何回事?”秦懷道驚奇地問道。
秦懷道點頭承認,交河被大唐節製,突厥人不成能不派兵扼守四周,一番衡量,發明隻要從交河城直接南下,穿過大沙海,翻過一條山脈到蒲昌海,再沿著且末河南下到蒲桃比來,沿途荒無火食,不消擔憂被進犯。
“郡王,您決定了?”郭孝恪看出秦懷道動了心機,心中儘是震驚,旋即生出幾分佩服來,難怪能打敗仗,這是行凡人不敢行,不能行。
“傳聞西邊出事了,朝廷資本往西邊傾斜,也不曉得真假。”
“那就隻要從這兒往西南走,翻天山到焉耆、渠黎,順著孔雀河往東到蒲昌海,再沿著且末河南下,起碼沿途有水,有部落能夠補給。”郭孝恪用手在輿圖上劃了一條弧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