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88章 延安郡公[第2頁/共3頁]

張光憲很年青,才二十歲,是初此進皇城,從右掖門出來,跟著李多壽前麵東張西望。李多壽多次回京代章鉞跑腿,倒是熟門熟路。

住驛館會有各種不便利,李多壽直接婉拒了,帶著張光憲出禁中,籌算去主公府上送達家書,趁便在那兒住下,多久都冇事。

“樞密院也稱西府,在月華門西麵一點,節帥遞湊章都是到那邊,不消遞到中書省。”前有一名守門的禁軍批示使帶路,兩人跟在前麵,李多壽笑著指導說。

“甚好!湊章中說到有一萬五千匹緝獲戰馬,估計還在路上,到時挑一批給殿前司,其他可送去淮南。將領軍功升賞,朕先定下:

“咦!這倒是希奇……”邊歸讜身兼樞密學士也有幾年了,這還是初度看到章鉞的湊章,頓時非常驚奇,寫得如此流利,他幾近是一口氣翻閱結束,並敏捷親身撿首要事件做了筆錄,以便稍後相公們備問。

邊歸讜順勢遞上木盒,內侍呈上禦案,郭榮翻開來一一細看,他倒是冇甚麼不測之色,很快就看完,放下湊本道:“章鉞的設法不錯,卿有何建議?”

“臣見過陛下!有河湟招討行營湊章。”邊歸讜提著紫袍下襬,快步下台階見禮道。

邊歸讜,表字安正,幽州薊縣人,時近五十歲,為官辦事比較樸重廉潔。因前些光陰永興軍府走軍驛轉遞上河湟戰事捷報,天子已經發下話來,有河湟招討行營的湊章,當即呈進宮去。

“官家!邊學士求見!”前麵帶路的小寺人還在台階上,趕緊遠遠地喊了一聲,就見郭榮便站住了,瞥見台階下的邊歸讜,便回身走了返來。

實在就是如此,自中唐藩鎮鼓起以來,樞密院的威權是日漸增重,中書省垂垂有點拾遺補缺,以備天子谘問的意義了。但大周立國以來不一樣,從先帝郭威期間,就成心壓抑樞密院,加強中書省,可常例還冇改,節帥們湊事都是直接往樞密院。

“章鉞建言,請調鳳州威勝軍何繼筠與張建雄合兵進取鬆潘各地,這能夠準湊,畢竟南北相距太遠,彰義兵南下非常不便。但彰義兵若進擊青海,是否真需求增兵?再加征糧草,邠州李暉恐怕不會同意,永興軍府備糧要調往淮南,卿可有良策?”郭榮有些無法,淮南戰事久拖未決,諸軍圍困壽州城至今,南唐已經在籌辦再派兵得救救濟了。

“也不是完整形同虛設,州縣刺史也能夠上湊六部治事,尚書擺佈仆射是直領六部的,但也兼中書省的職事,中書相公又兼樞密院的職事,而樞密相公們卻不必然兼中書省、門下省的職事,若加兼侍中或同平章事的才氣夠。”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