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使君!唐時的角弓弩多用為騎弩,射程兩百步。現在東京禁軍所用是有所改進的,射程為一百八十步,但上弦仍然吃力。我們這個稍稍降落了弓臂的張力,射程為一百六十步,一百二三十步精度偏差極低,可透重鎧,馬軍步軍都可用。其次是木單弩,現用的都是小木單弩,射程一百六十步,我們改進後為一百三十步,百步精度高,殺傷力也強。”索可大有些小對勁地回道。
至於槍頭則是采取更好的鋼質,減薄加長兩寸,後端上木柄的鐵管也特地加長了。槍桿則采取鐵木、黃檀木等堅固硬木,騎槍用杆剖麵直徑為一寸,長七尺;步軍用槍有多種,最粗的拒馬槍桿直徑達到三寸,長度也視用處大有辨彆。
最後一箱是新式的刀槍,章鉞稱之為“苗刀”,全長五尺,柄長一尺二寸,刀身長三尺八寸,略彎形似禾苗,這為步軍利用。馬軍所用則稍短一號,也簡便一點,一樣有血槽。
“卑職等見過章使君!”許平仲和索可大兩人見禮道。
“阿誰新式棉襖禮服、軍靴、宿營棉被、行軍鍋、煤爐、速食軍糧餅等軍用品可有批量出產,我記得作坊已從延州遷到會寧了吧?”軍隊主體架構上的事暫告一段落,教誨營在培養合適軍官,拋下了這些瑣事,章鉞很快就想起一些細枝末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