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歲呐!來歲就是廣順四年……”章鉞無認識地嘮了一句,忽感腦中閃過一道電光,猛地覺悟過來。
中唐朝宗大積年間,吐蕃接踵侵犯河西隴右,本地鎮軍與吐蕃存亡較量幾十年,後為自保不得不降吐蕃。這些被征服者就成了主子,並曆次跟從作戰,一些大師族後輩,乃至出任吐蕃王朝北道節度使轄下僚佐、都尉等官職,並與其通婚聯婚,胡風日重,逐步構成部族。
次日一早,章鉞領三百騎北上烏蘭縣,一起快馬疾奔,當晚戌時中達到。宗景澄已在此駐防,接到守夜兵士的稟報,親身趕來開城門,將章鉞一行人接進城。
“看這個頭還小,來歲再順服應當不遲。對了……它們吃甚麼?”章鉞想了想問道。
晚唐邊防政策已走向保守,根基不過問涼州的事。並且唐時河隴近百萬漢人,淪陷於吐蕃後不冀而飛,取而代之的是各種混血雜胡,雖用漢姓,卻多說胡語,且披髮左衽,以部族自居。雖有歸唐意向,多數隻是想要一個庇護傘,而當時大唐勢衰,也不肯再做冤大頭,兩邊前提談不攏,自是一拍兩散。
“吃生肉,也吃魚,可我傳聞青鶻鷹是不吃魚的,有點奇特。”
“派了何成惠去白山戍,薛處存明天賦走,倒是說了一些河西的事。按說我們拿下會州,算是有力地策應了申師厚,他能夠趁機加強對蕃羌諸部的節製,但環境太龐大。”
汗青的車輪彷彿仍未竄改主體方向,那麼……廣順四年改元為顯德元年,這個不會變了吧。也就是說,來歲開春時,當明天子病逝,郭榮即位,然後……太原劉崇勾搭遼軍南下,激發高平之戰,時候是幾月來著,記不清了啊!
到唐武宗時,吐蕃末代讚普朗達瑪因大肆滅佛事件,被和尚拉隆多吉暗害,一向窮兵黷武的吐蕃王朝土崩崩潰,墮入無儘的內戰當中。時有沙州豪強張議潮,聯絡本地大族起兵抵擋吐蕃殘暴統治,並終究勝利,一舉光複河西、隴右、安西等舊地,於唐宣宗大中年間獻表歸唐。
“不管誰主導涼州,這個申師厚必須調走,晉王殿下暴露了這個口風。”章鉞狠狠地說,接著又問起嗢末部的環境。
“兩隻鳥兒看起來不錯,你們找到能馴鷹的人了嗎?”章鉞上前隨口問道,見籠中鳥兒純玄色的羽毛泛著淡淡綠光,尖尖的金黃色嘴啄呈彎鉤狀,爪子也是金黃色,但眸子倒是綠色的。